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曝光台 » 正文

美味可能是异国他乡"毒药" 鸡爪"生"于1967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15  浏览次数:8937
内容摘要:美味可能是异国他乡 毒药 鸡爪 生 于1967年

资料图

夏天一到,鲜香辣俱全的袋装鸡爪是南方不少城市夜宵的必备“小菜”,也是不少人喜爱的零食。然而,记者近日采访发现,这些色香味俱全的鸡爪有可能是来自异国他乡的“毒药”,甚至有的已经有几十年“高龄”。

广西防城港紧邻边境,是境外走私冻品进入国内的重要通道。广西防城港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李剑敏介绍,浙江一带的一些不法商人通过地下渠道走私入境,并在当地一些食品厂将一些来源不明、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的冻品隐蔽加工,仿冒多种品牌。

李剑敏说,走私入境的冻品往往含有大量细菌和污血,不法分子用过氧化氢等漂白剂浸泡,“一则杀菌延长保质期,二则可以去除表面的污渍,让鸡爪显得又白又大。”据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交代,如此泡制,可以比常规制法出品的凤爪更大、更重,通常1公斤鸡爪可以泡出超过1.5公斤鸡爪。

此外,今年5月,南宁市警方曾在一窝点缴获20多吨假冒伪劣凤爪成品及鸡爪、牛百叶、牛黄喉等走私原材料。而在这一窝点的冷藏库里,民警发现其中一些原材料(鸡爪)包装袋上印制的包装日期竟然是三四十年前,其中“资历”最老的鸡爪,包装日期显示封存于1967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仅鸡爪这样的“平民”食品卫生状况堪忧,连熊掌等违法走私冻品同样如此。变质发臭的熊掌,通过一些不法饭店酒楼的烹饪技术加上调味品的功效,成了饕餮食客们口中的“美味”,售价不菲。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美味可能是异国他乡"毒药" 鸡爪"生"于1967年”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715/2197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