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动态 » 分析预测 » 正文

2013玉米临储收购价的特点和影响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10  浏览次数:81274
内容摘要:7月3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公布了东北2013年玉米临储收购价格,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保护价提高到1.13元/斤、1.13元/斤、1.12元/斤和1.11元/斤,均较上年提高0.06元/斤,且公布时间明显早于往年。 【特点】临储收购价出台时间和价位引人关注 今年临储收购

   7月3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公布了东北2013年玉米临储收购价格,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保护价提高到1.13元/斤、1.13元/斤、1.12元/斤和1.11元/斤,均较上年提高0.06元/斤,且公布时间明显早于往年。

  【特点】临储收购价出台时间和价位引人关注

  今年临储收购价公布有以下特点:

  临储收购价出台时间早超预期

  自2008年国家启动临储收购政策以来,玉米临储收购价逐年提高0.07~0.15元/斤,本次提高已在预料之中,但公布时间早于预期引起较大反响。因公布前北方港口玉米现货平舱价格为2370~2390元/吨,1401合约期货价位在2330~2348元/吨,均较临储价贴水。

  但是今年玉米临储收购价提前出台或早有暗示,在5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议中就表示,将合理提高玉米最低收购价格;6月19日,发改委发文提出农产品价格有必要适度保持上升,频频信号或已暗示出政府欲保证农民利益的决心。

2013玉米临储收购价的特点和影响分析

  玉米临储价与小麦托市价持平

  从2008~2013年各品种托市收购或临储价格提高幅度和价位来看,以吉林玉米为例,吉林玉米临储收购价除2009年以外均高于三等混麦和红麦价格,而2013年临储收购价提高0.06元/斤后,与三等小麦平价。显然,政府在决策上既考虑到了保护农民利益,又考虑到了和其他品种之间的面积分配和比价关系,未来玉米价格提高幅度也将参考小麦价格

  【影响】临储收购价提高对市场心态影响较大

  临储收购价公布前后DCE盘面远期新作1401和1405合约大幅上涨,成交量明显放大,对市场各方心态产生了较大影响。笔者认为,今年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对市场有如下影响:

  港口和产地价格将上涨

  4月份禽流感发生以来,贸易商和饲料企业普遍不看好玉米后市,尤其是5月末临储停止收购后,价格弱势震荡,市场上缺乏强劲买盘。

  加之恰逢新麦上市,市场注意力转向小麦替代和小麦购销,南方多雨和台风天气亦不利于粮源发运,导致4~6月东北玉米走货不畅,港口积压高库存,产地和港口倒挂,贸易购销积极性不佳。

  但是临储收购价提前公布有效提振了心理预期,2012年吉林玉米收购价为2120元/吨,在2013年不提高临储收购价的前提下,到港成本为2300~2330元/吨;提高后理论计算的到港成本为2420~2450元/吨。预计后期陈玉米价格将因优质玉米逐渐消耗和贸易商心态的转变而逐步上涨。

  临储价对东北支撑力度大

  虽然临储收购价普遍提高了心理预期,但对南方沿海消费群体而言,目前低廉的进口谷物成本和未来到港量对价格将形成压制。因前期美盘下跌,目前10~11月船期美国进口玉米到广东的完税成本不足2000元/吨,12月船期进口高粱到广东成本亦不足2000元/吨,8月船期美国二号软红冬麦到港成本在2330元/吨附近,除此之外,澳洲饲料小麦和大麦以及南美作物到港均有优势。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进口270万~280万吨美国玉米,船期集中在9~12月,恰逢新作上市期。按照吉林2240元/吨收购价推算,到南方理论成本在2510~2550元/吨,较进口溢价超过500元/吨,巨大利差或将吸引大量进口。若引发大量进口,或将引发南北长期倒挂局面。

  临储价提高农户心理预期

  玉米临储收购价提高了农户的心理预期,但后期市场走势仍将由供需决定。2012年东北地区扩种增产、成本上涨、粮质普遍下降一等、上市初期水分偏高,加上华北地区粮质好、价格低挤占了东北玉米市场份额,导致玉米上市至今价格多处于偏弱局面,农户收益未达到心理预期,而临储收购价的公布,将直接影响今年开秤价和心理预期。

  然而,另一方面,临储收购价只能说给出了市场底部,若2013年因天气不佳或病虫害致东北玉米遭遇减产,或将如小麦一样高开高走;若玉米大丰收,或也将出现中短期内低于临储保护价局面,因此,今年新季玉米开秤价还需考量供需情况。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2013玉米临储收购价的特点和影响分析”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710/2184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