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村委会 » 赶集信息 » 正文

记荆州开发区公安分局长港派出所民警郑帮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29  浏览次数:81011
内容摘要:铁骨柔情谱和谐勇挑重担为百姓 记开发区公安分局长港派出所民警郑帮贵 郑帮贵是一名有着27年警龄的老民警。从警27年来,他先后干过治安、刑侦、社区民警工作,无论岗位如何变化,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自我要求从来未变。由于他性格随和,与同事相处都

   铁骨柔情谱和谐勇挑重担为百姓

  ——记开发区公安分局长港派出所民警郑帮贵

  郑帮贵是一名有着27年警龄的老民警。从警27年来,他先后干过治安、刑侦、社区民警工作,无论岗位如何变化,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自我要求从来未变。由于他性格随和,与同事相处都很融洽,大家都习惯称呼他为“郑伯”。由于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在业务上精益求精,他与辖区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把爱洒进了居民的心坎上。

  近日,记者走进荆州开发区公安分局长港派出所,了解了郑帮贵近几年来在社区民警这个工作岗位上切实为民服务,扶危救难,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的故事。

  民有所呼他有所应

  56岁的郑帮贵,中等个头,皮肤黝黑,笑容满面,这是记者见到他的第一印象。

  2007年8月,郑帮贵到长港路派出所成为周梁玉桥社区的一名社区民警,在此之前他曾在燎原派出所从事刑侦工作长达10年,工作重点从刑侦转向社区,工作性质从相对单一转为复杂。

  工作之初,郑帮贵遇到了不熟悉人口等困难。慢慢熟悉后,郑帮贵开始感悟到,只有走近群众,与群众多接触,才有工作的方向。他认为,生活在群众中,不仅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还可以近距离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有时候,郑帮贵会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个小型座谈会。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不仅说出了自己所遇到的麻烦事,还可以就他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前年腊月二十八下午,正在家休息的郑帮贵接到辖区居民王姨妈的电话:“郑警官,楼上住户的房子漏水了,我家里全被淹了,可楼上住户又不在家。”

  郑帮贵二话没说,穿上棉袄,匆匆赶到王姨妈家中,发现地上已经有了很深的积水,对他们一家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郑帮贵知道,当务之急就是找到楼上的住户,随后他立即联系了社区工作人员,找到了楼上的住户。后来经检查,原来是是水管破裂了,人是找到了,可大过年的去哪里找修水管的工人让大伙着了急。

  就在这时,郑帮贵的一句“我晓得谁会修水管”让大家顿时安心了。联系维修师傅,帮忙维修,清理积水,整个过程中,郑帮贵无不亲力亲为。

  “现在我们有事都喜欢找郑警官帮忙,我们相信他。”王姨妈说,当时她首先想到的就是给郑帮贵打电话。像这样的电话,郑帮贵这6年来不记得接到了多少个,每次他总会在居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妥善处理后又悄悄地离开。现在,郑帮贵只要走进社区,就会有很多居民走过来和他打招呼。

  社区计生专干韩丹与郑帮贵共事已经多年了,在她的印象中,郑帮贵对于居民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今年他都帮十几个居民来办户口了。”

  自成为一名社区民警开始,郑帮贵就立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对他来说,这句话不只是个口号,应该成为一种潜意识,融入到一言一行之中。6年来,他坚定地践行着自己的庄重承诺,始终把让人民满意作为他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所年轻民警树立了榜样。

  民有所忧他有所帮

  无论是岁月的流逝,光阴的变迁,还是职位的变动和身份的调整,郑帮贵唯一坚守和不变的,就是这份对居民的关爱和真情。正因为这些细心的关怀和微小的帮助,使得他与辖区居民的感情更加深厚。

  “郑警官,我儿子老是打我。”有一次,一位中年妇女跑到社区警务室,找到郑帮贵反映,她14岁的儿子很喜欢上网,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最近因为自己不给儿子上网的钱,儿子经常对她拳打脚踢。

  “儿子打母亲?如此的不孝顺!”郑帮贵决定找小男孩好好谈谈心。但在最初的接触中,他发现小男孩不愿意听人讲道理,于是他决定改变策略,对小男孩实行“凶狠”措施。

  当天值班时,郑帮贵将小男孩带到值班室,摆着一副严厉的样子坐在小男孩面前,说话声调也故意放大,“你知不知道沉迷于上网对你的影响有多大?”、“打母亲可是犯法的,小心我把你关起来。”

  看着先前面带笑容的警察叔叔突然变得如此严厉,小男孩开始害怕了,最后小声地对郑帮贵说:“叔叔,我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不听话了。”这时郑帮贵知道自己的方法奏效了。对小男孩再次进行一番教育后,郑帮贵将他送回了家。

  过了几天,郑帮贵在社区碰到了男孩的母亲,对方拉着他的手连声道谢:“谢谢您了,郑警官,我的儿子现在变得蛮懂事了。”原来,小男孩当日回到家后,主动向母亲承认了错误,还写了一封保证信。

  担任社区民警6年来,郑帮贵一直这样用心耕耘自己的“责任田”,与辖区居民建立了深厚感情。他不喜欢待在办公室,每天走家串户和居民谈天,了解他们所需。郑帮贵说,他现在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入警前想象的每天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枪与火的洗礼,更多的时候是直接和人民群众打交道,为需要帮助的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务。怎样才能让需要帮助的居民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郑帮贵一直在不断的摸索中。

  在一个接着一个的群众求助报警中,郑帮贵渐渐体会到,只要能够随时随地把居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帮助居民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才能够得到人民群众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从事社区民警至今,郑帮贵妥善处置居民求助上千起,帮20余名和亲人走失的老人、孩子找到了家人。

  郑帮贵深知,对于居民的寒苦,必须去知、去爱、去帮,让他们感受到人民警察的爱和温暖。

  民有所求他有所助

  无论走到哪里,郑帮贵身边总带着一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今天要帮张某去申请低保,明天要帮王某办户口......虽然记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却热心尽力,当成大事来做。在郑帮贵看来,社区就像个筐,什么事都得往里装,社区民警的工作则是负责把筐子的东西整理好。

  在日常工作中,郑帮贵注意为社区群众细心化解各种矛盾纠纷,随着社区警务工作的不断深入,现在调解纠纷对郑帮贵来说可谓是得心应手。

  2011年9月,辖区内有位老人将房子租给一名女大学生,3个月后,女大学生在房子内养起了宠物狗,老人找到这名学生,提出希望对方不要在房子内养狗的要求,因言语不和,双方发生了争执。

  后来,女大学生找来男朋友帮忙理论,在拉扯中,老人的手指不慎骨折。在了解情况时,郑帮贵遇到了难题,女大学生这一方坚称没有拉扯老人,老人则称两人在说谎,双方矛盾再次升级。经几次调解后,女大学生好不容易答应赔偿部分治疗费用,老人却因为费用太少不愿和解。郑帮贵又开始耐心给双方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次数多了后,对方也被他的诚意所打动,这件事最终有了圆满结果。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

  社区民警的工作很琐碎,但是把琐碎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却是十分不容易的,郑帮贵却做到了。他常说,不论做什么事情,态度都是最关键的,社区工作看似复杂,但只要你端正态度,摆好心态,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因工作出色,郑帮贵荣获2012年度“全省优秀公安基层民警”称号。得到大家的认可后,他十分谦虚地说,这一路来要谢谢领导、同事对他的帮助,居民对他的支持。

  其实,郑帮贵要感谢的还有他的家人。当了27年警察,郑帮贵和很多同事一样,他失去了很多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机会。在郑帮贵家人印象中,他永远都在忙,忙抓人、忙破案,忙为居民解决疑难杂事,就是不忙家。对于家人,他心中有愧,但他总是十分淡然地说:“我已经56岁了,为大家做事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风风雨雨、年复一年,郑帮贵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如果把他这些年的脚印连缀起来,你会发现,平凡同样可以创造伟大。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记荆州开发区公安分局长港派出所民警郑帮贵”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529/2140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参与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