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除了传统的庆祝方式外吗,各地还有其自己的特色,比如说福建,福建在端午节家家户户要吃荷叶包,还有一首流传多年的福建民谣《采莲歌》:手打锣鼓响连天 端午采莲在街边 。写午时书,喝午时茶,取午时水等也是在福建地区特有的风俗:福州人认为端午节的水特别宝贵,如果遇到下雨赶紧把脸盆搬出来(取午时水)。还有贴对联,全国贴对联只贴一次,在春节,唯有福州贴两次,另一次就是端午节。
福建霞浦,端午节要举办妈祖走水,信众们敲锣打鼓抬着妈祖神像上竹排,在海面来回巡游三次。船队靠岸后,妈祖金身的轿子要往海面上下沾水三次,才上岸。 走贡王是福建诏安为纪念开漳圣王陈元光而在端午节举办的特色活动,每到一处宽阔地方,村民抬神像带座驾快跑表演。该活动早在清康熙年间就流传,并为闽台两地乡亲喜闻乐见。莆田仙游,端午节有的地方是吃粽子,划龙舟。有的地方是吃黄鸡蛋.黄鸡蛋是用一种草将鸡蛋的壳煮成黄色的。喝雌黄酒,还有就是小孩子一般用煮鸡蛋的水洗澡,穿新衣服,传说这样可以避邪。
莆田高清3D实景:http://www.quanjingke.com/dest/city_putian
霞浦高清3D实景:http://www.quanjingke.com/dest/pano_13749.html
莆田是妈祖的故乡,有最浓厚的妈祖文化。到湄洲岛,探访妈祖宗祠、妈祖像,妈祖被称为海洋女神,是这天地间永恒的丰碑。
在莆田,端午节更有特色,俗称“念着口诀过端午”,“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初六嘴空空”莆田民间的端午节就是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节前,农家巧妇要用五色线为孩子织结长网袋装熟蛋,织结小线袋装樟脑丸,缝黄布虎,绣八卦图,裁新衣裳。节日里先磨米蒸糕,备料包粽,以备祭祖。到初三,又以沿海地区特产麦螺为节日佳品,还流传美话,曰:五月初三吸食麦螺,会增长脖子,医治短脖病。初四清早,各户在门、窗框上插艾草,以示避邪,还在大厅中张贴钟馗像,除鬼孽、保平安。初五早,人们纷纷到野外,挖集午时草(即各种药草),午后,装入大锅烧午时水以备全家人洗澡、清洁肌肤,消除疾病。烧午时水时会放入鸡蛋,以药草蒸蛋,蛋吸入百味草中的药理性能后,人吃了能杀菌、消病、健身。初五忙了大半天,午餐要吃顿美味大餐,随后洗澡。
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俗称“扒龙船”,端午节期间,锣鼓喧天,闽南、闽北、闽东、闽西,海滨湖汊,大江小河,几乎都能看到竞渡的龙舟。福州重龙舟竞渡以苏岐特盛,龙舟长3丈,宽5尺,龙首龙尾,舟侧绘有龙身。划舟手28至30人,加上司舵、执旗、锣鼓手、放鞭炮者,合计有34至38人之多。沿江及临湖的乡社,都拥有自己的龙舟,节前,准备“扒龙船”的乡社便开始集资,带着本乡龙舟的旗帜,挨户募捐,俗称“采莲”。乡间大户出钱请“扒龙船”者宴饮的,就可坐“龙船”头,这是一件很风光的事。
龙舟造型呈长而狭的柳叶状,船头雕刻大龙头,须眉齐全,双目炯炯。龙头上披挂彩绸,船两侧彩绘鳞甲。有的龙嘴还能张能合,舌头能伸能缩。整条龙舟如活龙一般。龙舟因颜色不同而有“白龙”、“黄龙”、“青龙”、“黑龙”等名称。也有些地方船头安上蛙、虾、虎等模型,称为“蛙龙”、“虾龙”、“虎龙”等。竞渡终点停泊“标船”,以鸭子为标,这就和电影《边城》里的情节有些相似。竞赛开始,一艘艘龙舟如箭离弦,飞速破浪前进,岸上观战者人山人海,鼓掌喝彩,当龙舟到达终点时,“标船”把鸭子投入水中。龙舟上的健儿纷纷跳往水中追捉,观众呐喊助威,极为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