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各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试点工作全面铺开,知识产权管理慢慢地走入了人们的认知,那么“什么是知识产权管理?企业为何要进行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的管理要求包括哪些内容?……”本文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是指国家有关部门为保证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贯彻实施,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行政及司法活动,以及知识产权人为使其智力成果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制定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相应措施和策略的经营活动。
知识产权管理是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制度设计、流程监控、运用实施、人员培训、创新整合等一系列管理行为的系统工程。知识产权管理不仅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一起构成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及其运作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贯穿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各个环节之中。从国家宏观管理的角度看,知识产权的制度立法、司法保护、行政许可、行政执法、政策制定也都可纳入知识产权宏观管理的内容;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企业知识产权的产生、实施和维权都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
二、为什么要进行知识产权管理?
通过对知识产权事项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形成市场竞争优势,获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1)、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知识产权的管理要求包括哪些内容?
1)、知识产权的开发管理。企业应当从鼓励发明创造的目的出发,制定相应策略,促进知识产权的开发,做好知识产权的登记统计,清资核产工作,掌握产权变动情况,对直接占有的知识产权实施直接管理,对非直接占有的知识产权实施管理、监督。
2)、知识产权的经营使用管理。主要对知识产权的经营和使用进行规范;研究核定知识产权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制定知识产权等等。
3)、知识产权的收益管理。对知识产权使用效益情况应统计,合理分配。
4)、知识产权的处分管理。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对知识产权转让、拍卖、终止。
四、知识产权管理有哪些技巧?
企业的知识产权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商标,专利,版权,商业秘密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知识产权管理,目前流行的有两个方案,其一是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企业,自身构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构建商标监控,专利地图,版权监控,侵权诉讼,应诉等一整套知识产权的流程体系。其二是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构建体系的,会外包给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进行包年的知识产权监控与诉讼等一系列保护。两者效果都是一致的,都是保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受侵害,得到法律赋予的各项权益。
五、企业知识产权如何管理?
(一)集团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集团多为产业发展多元化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针对该类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客体的广泛性、复杂性,企业集团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与之相适应。
首先,在集团总部成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由集团副总经理亲自挂帅,全权负责企业知识产权方面各项事务。委员会由集团副总经理、法律顾问、集团办公室主任、各产业块经理与办公室负责人等7人组成,独立行使如下职能:
(1)结合企业特点制订企业知识产权的经营方针策略及规划。
(2)指导集团产业块以及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的各项规章制度。
(3)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
(4)对违反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与个人提起法律诉讼或通过非法律手段进行处理。
(5)组织职工,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及技术研究开发人员进行系统的知识产权教育培训。
(6)协调部门之间、产业块之间的知识产权事务。
(7)督促集团各产业块及时对已具备条件的专利、商标、版权等进行申请、注册的保护工作。
其次,集团办公室、行政部、发展部、集团下属的各产业块办公室、发展部、集团下属的各产业块办公室、发展部、产业块总经理配合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开展工作。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每月与上述各部门召开一次会议。在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这些部门和个人将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落实到集团以及各产业块的每个部门、每个职工、每项工作及其每个环节中去。同时,这些部门亦将在知识产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建议及时反馈给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
此外,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还与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搜集各类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政策为已所用。
(二)产业单一的中型企业管理模式
产业单一、规模不大的中型企业,亦应建立独立的知识产权部,作为董事会的智囊团,直接由企业董事会领导,该部由主管技术与法律事务的副总经理负责,下设技术室、商标室、法律室、信息室。各室负责人作为联络员由副总经理定期召集开会,研究、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以及制订企业知识产权的产业策略、经营方针,从而开成一种网络型的管理模式。各职能部门对总经理负责具体履行下列职责:
(1)确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对象;
(2)制订企业各项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并负责监督实施;
(3)实施企业知识产权产业策略,实现企业知识产权效益最大化;
(4)开展职工知识产权教育培训,提高企业职员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5)建立知识产权侵权监控网络,防止企业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三)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模式
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一般具有规模小、技术含量高、机构精简的特点,对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置宜采取点面结合型管理模式,即选择重点,协调全面。无须质疑,科学技术的此类企业的生命,其重要性固然居各部门的首位,因此,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不独立设置,而与本企业的总工程师办公室或者科技管理部门相结合。设置专职人员,专司专利、商业秘密、商标、计算机软件等知识产权的登记管理工作,并直接由企业中主管知识产权的干部领导。
另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人员选派方面,我们认为大中型企业均应配备知识产权专业管理人才,技术部门应有专利代理人,商标部门应有商标代理人,法务部应有知识产权专业律师。管理人员专业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大趋势,许多跨国公司对此均十分重视。如美国IBM公司其有关专利的专门事务由专利律师及专利代理人来处理。在美国本部就有一百多位专利律师,其他地区则有一百多名专利代理人。当然,现在国内多数企业暂无如此雄厚的人力资源。因此,权宜之计,一方面企业须加强与外部各类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及事务机构的联系,以及时获得各类知识产权信息和咨询,了解政府政策、行业要求。另一方面,从企业长远发展需求角度看,企业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知识产权专业管理人员。把企业现有的技术成果、专利方面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合同的法务人员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的知识产权法律培训,并鼓励职工参加专利代理人、商标代理人或律师资格考试,努力造就一批既熟悉知识产权法律业务,懂得企业管理知识,又懂得本行业专业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更好为本企业服务。
六、知识产权管理试点启动城市有哪些?
国家知识产权局从2012年初开始,在北京、河北、浙江、陕西、湖南、江西等6个省市启动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推行试点工作,开展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推行的培训工作,参与试点的企业达到386家,服务机构达到39家。
七、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标准是什么?
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起草制定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颁布。这是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将于3月1日起实施。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有关人士介绍,《规范》的核心主旨是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该《规范》包括9个章节,主要包括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管理职责、源管理等内容。
八、权威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管理机构是什么?
目前,在已经签定的各种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中,影响大、内容全面、覆盖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的主要有两个国际多边知识产权公约:一个是1967年签定的《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另一个是1994年签定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与这两个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相应的,是两个权威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一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二是世界贸易组织(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