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发展道路
保护性耕作作为世界农业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一场革命,是依托机械化手段实施以作物秸秆覆盖和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耕作技术。它具有保水、保土、保肥、节本、增产、增收的显著效果。从1992年开始,山西省农机部门与中国农业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率先在山西省尧都区的18亩旱地上进行了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拉开了“保护性耕作中国化”的序幕。经过20年来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逐步创立了一整套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和机具系统。到2012年,全省实施面积达到1300万亩,年增产粮食6.5亿公斤,节本增效17.5亿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发展道路。
一、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全面创新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和机具系统。20年来,我们致力于把保护性耕作基本原理同山西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立了7个长期稳定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对上万组数据进行了科学细致的比较分析,创新和确立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一是在小麦一年一熟区,主要实施秸秆覆盖、深松、免少耕播种技术;二是在玉米一年一熟区,主要实施秸秆覆盖、地表处理、免少耕播种技术;三是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主要实施秸秆覆盖、免少耕播种技术;四是在杂粮一年一熟轮作区,主要实施留茬固土、免少耕播种技术。同时,创造性地开发和筛选了与大、中、小型拖拉机配套的免少耕播种、深松和地表处理等系列化机械,其中免少耕播种机械填补了我国的空白。山西省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机具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农业部在山西召开了保护性耕作现场会,总结了山西经验,并向全国推广。201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山西省农机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中国保护性耕作20年国际研讨会”,对山西发展保护性耕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会后,澳大利亚、俄罗斯、瑞典等外国专家学者到尧都试验田进行了参观考察。
二、在抓典型示范的同时,着力培育保护性耕作技术服务体系。长期以来,我们在四个类型区建立了30个保护性耕作示范典型。这些典型,都具有完整的技术体系和机具系统,实施效果有很强的说服力,为在全省105个县区辐射推广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各地农机部门每年都要在不同农事季节,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机具演示会、技术培训会,并通过社会公众媒体,广泛宣讲和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另一方面,我们在全省着力培育652个农机大户和275个农机合作社,面向示范区农户开展保护性耕作的订单作业、承包作业、一条龙作业服务。近年来,还发展了215个家庭、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保护性耕作农场,发展动力更为强劲,已显现出现代农业的雏形。
三、在强化组织领导的同时,逐年加大对保护性耕作发展资金的投入。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历届领导都曾考察山西保护性耕作,并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指导意见;全省制定和实施了发展规划和“发展路线图”,对四个类型区的发展目标、步骤和速度都有较为详细的部署安排;建立健全了保护性耕作工程项目管理机制,严格实行了项目规划、项目审查、资金分配、项目验收四个步骤。建立了以国家和各级政府资金投入为导向,以农民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近几年来,在示范面积不断扩展的同时,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投入也逐步增加,由初期的全省每年200万元增长到目前的5000多万元,为保护性耕作的加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在加快发展速度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多年的实践表明,保护性耕作既能提高粮食产量,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既能实现农民的眼前利益,又能保证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既符合生态依存规律,又做到了资源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符合发展现代农业的本质要求。据监测,保护性耕作田每亩平均降低生产成本25元,增产12%,增收130元;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增加0.06个百分点;土壤蓄水能力提高13%;地表径流量减少51.2%,目前保护性耕作田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达2900多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