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买种子偶闻农科院选农田试验 报名意外多收获2吨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10  浏览次数:81169
内容摘要:尽管今年出现虫灾和玉米大斑病,但今年粮食仍喜获丰收,收入增加15%没问题。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农安县华家镇晾衣门村农民何文礼今年57岁,平时对农业科技情有独钟。 已经是第二年进行间作种植了。他告诉记者,去年春天购买种子时,听说省农科院正在当

  “尽管今年出现虫灾和玉米大斑病,但今年粮食仍喜获丰收,收入增加15%没问题。”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农安县华家镇晾衣门村农民何文礼今年57岁,平时对农业科技情有独钟。

  “已经是第二年进行间作种植了。”他告诉记者,“去年春天购买种子时,听说省农科院正在当地选择农田试验间作技术,我就找到农业专家报了名。”他说。

  2011年,何文礼家种了1.5公顷旱田,其中1公顷实行玉米大豆间作种植。

  他拿出一个小学生用的算术本:“经过农业专家测算,当年这块地打了玉米27320斤,比相邻地块单种玉米产量还多了600斤,主要是还额外收获了2240斤大豆。”

  何文礼笑着说:“当时按照玉米1元一斤,大豆2元一斤计算的,1公顷就增加收入5011元,比单种玉米增加收益20%以上。”

  今年,他将1.5公顷旱田全都进行间作。虽然当地发生了二代黏虫和玉米大斑病,但间作地块却发生较轻。“今年我家1.5公顷地共打了4万多斤大豆和玉米,比临近相同地块多打了4000多斤粮。”何文礼说,“大家看到我家地出效益了,明年有不少人也要这样种。”

  由吉林省农科院独立完成的“玉米-大豆间作”示范技术在今年秋季取得突破。课题牵头人、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研究员刘宝泉说:“该技术在保证玉米高产、增产的同时,可有效解决中国粮食主产区玉米、大豆‘争地’矛盾。”

  由于种植大豆的比较效益低于玉米,近年来我国东北、华北和黄淮粮豆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致使大豆种植面积急剧下降。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降至1.2亿亩,比2011年萎缩30%。目前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已达80%,超过安全警戒线。

  刘宝泉表示,2010年以来,通过在全国产粮大县农安县和公主岭市等地试种,套种玉米大豆田比玉米单种田实现增产1.5%-6.5%。此外,平均每公顷间作田可额外稳定收获大豆2200斤,最高产量为2300斤。

  “通过间作,作物通风透光好,充分发挥群体边行,因此植株发育健壮。”刘宝泉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认为,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种植技术,在实现玉米、大豆双丰收同时,对于有效保护耕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效果明显。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买种子偶闻农科院选农田试验 报名意外多收获2吨粮”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21110/2018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