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注重强化质量标准,确保绿色农业效益显著提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8  浏览次数:8928
内容摘要:今年,农场种植水稻4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5.2%,克服了干旱、台风、秋涝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粮豆总产九连增,预计可实现粮豆总产34.4万吨,较去年增长8.2%。这不仅取决于机械更新和新技术应用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更取决于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加快了农业基础设施

  今年,农场种植水稻4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5.2%,克服了干旱、台风、秋涝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粮豆总产“九连增”,预计可实现粮豆总产34.4万吨,较去年增长8.2%。这不仅取决于机械更新和新技术应用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更取决于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加快了农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近两年,农场完成旱改水4万余亩。新建农具库房、粮食晒场10万平方米。投资2000万元扩建粮食仓储中心,临时储存能力15万吨。投资3000万元实施田间路硬化改造工程,完成砂石硬化47公里、水泥硬化28公里。新建5600平方米智能浸种催芽大棚1栋、超级育秧大棚60栋、5000吨级农化配肥站1座。完成渠道清淤60万立方米,疏浚渠道18.6公里,维护砂石路25公里,衬砌渠道12.1公里,修建渠系建筑物43座。建设现代化农机装备中心、6000平方米高标准科技园和万亩大地号。不断提升高产创建和农业标准化水平,集中恒温浸种催芽、微喷补水施肥、电动精量播种、毯状育秧等11项技术应用率达100%。确定管局级以上高产攻关核心户10户示范户,高产创建示范区31578亩。加大机械更新力度,投资近3000万元购进大型收获机108台,高速插秧机130台,近半数水田应用高速插秧机,全部实现分段收割和秸秆还田。

  全面提升标准化水平,畜牧产业效益突显。投资1200余万元,完善畜牧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小区道路、环境卫生条件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中心实验室奶牛饲养环境、科研实验条件和管理水平更加完善。完成4个牧场的榨乳厅建设。坚持实施奶牛小区升级工程,夯实标准化牧场示范点基础建设,全力打造奶牛良种繁育和优质奶源基地。坚持通过不间断、有计划选育改良,不断提高奶牛良种化水平。着力推广全混合日粮饲喂(TMR)、生产性能测定(DHI)、性控冻精参配、外貌线性鉴定等技术。加快奶牛养殖由低产向高产转变,实现奶牛单产7吨阶段目标,不断提升完达山绿色放心奶源基地品牌度。将奶牛养殖与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家乐开发相结合,推动单一畜牧业向观光旅游综合开发转变。今年,预计实现奶牛存栏10805头,鲜奶产量4.1万吨,肉牛饲养量8416头,生猪饲养量79716头。全场动物检疫率和国家强制免疫项目免疫率达100%,基本实现100%集中榨乳目标。

  大力推进大通道工程,继续实施森林垦区创建工程,绿化造林成果丰硕。广泛开展“大面积造林、高标准绿化”活动,突出城镇、管理区和道路绿化生态景观建设,两年完成绿色大通道建设30余公里,植树26万余株。补植造林3700亩25万余株,完成往年幼林补植80万株,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完成“见缝插绿”工程500亩,在场部及中心管理区栽种乔灌木20万株,在场部和公路沿线栽种花卉150余万株。建设苗木花卉销售、观光、采摘等功能于一体的2个苗圃花卉基地760亩。

  农业综合开发为农场城镇化添助力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有效推进,增强了农场经济实力,为城镇化进程增添了强大助力。“十二五”时期以来,农场大力实施战略规划,打造艺术之城。重新修编城镇战略规划,确定“一城两区三站”城乡空间布局和“四横三纵一水”滨水生态建设格局,通过管理局、总局审验。

  走进艺术之城八五七,就是开始了一段赏心悦目的惊喜之旅。

  每到夏季,入场公路两侧,青翠的绿草似直伸天边,蜿蜒的花海若溢出路途,沿着这条色彩斑斓的入场路边上的原木栈道缓步而行,万亩稻田就踩在脚下,极目远眺,满目绿色醉人心……赶上樱桃成熟的季节,火红的挂满枝头,浓绿万枝红点点。晋时武陵人,遇美景,“复前行,欲穷其林”,得觅桃花源。今时今日,穿过八五七万亩稻田,“复前行”,眼前的风景,无疑是惊鸿一瞥。

  密织的林网围出了一方天地,层楼起伏,气势轩昂,每个小区都像一幅水墨画泼在城镇版图上,亭台楼榭、城镇雕塑和建筑小品点缀于绿树鲜花间,水乡的灵气秀美与北国的雄浑大气于此浑然天成。每一栋建筑艺术、每一处园林造型、每一个人文景观都巧妙地融绿色生态之姿与古朴典雅之风于一体,在大街小巷行走,我们眼中的风景恰似一篇篇隽永的散文。

  近年来,农场高水准、大手笔布局城镇,着力实施立体绿化,通过多种树、多种草、多色彩增加绿化层次感,移栽大树进城、高档树种进公园、乡土树种进小区,形成“春草夏花秋实冬青”一年四季皆见绿景观,全面提升绿化水平和档次。其中,位于城镇中心地带的翠园,是一处以山石、水流、花木再造的“城中林海”,入园,七八十种形态各异的树木让人仿佛置身一个天然物种宝库。晴日的午后,老人们三五成群,下棋、打牌、乘凉,幸福的笑容溢满脸庞。清澈的湖面上,睡莲静静地开放,一派诗情画意。

  城有林增秀,有水则灵,八五七引穆棱河水进城,建设水上公园、景观水脉等环城水系,为广大居民创造出广阔的绿色宜居空间。人们依水而栖,在习习微风中仿佛都能嗅到河间花的芬芳,居民们为临水而居的美好生活写下了段段小诗:

  我家住在长河边,

  红花绿草微风鲜。

  碧水清清绕城郭,

  一年四季画中过……

  尤其是2009年建成的朝阳花园小区,片片绿植与一池泉水将一栋栋造型新颖别致的住宅楼妆点得如碧莲浴水而出,清丽动人。小区采用了欧式后现代建筑风格,典雅、庄重、细腻与极富人性化的设计让整个小区美轮美奂。这个小区是2009年投建的,可容纳42户住户。小区内的交通十分的人性化,由一条环形的交通主路加两条步行轴线组成空间骨架,形成“车在周边走,人在中间行”的分流方式。小区内有一处“海神喷泉”雕塑群,仿造于意大利罗马最美丽的广场——纳沃纳广场,刻画了海神尼普顿大战章鱼、陪伴有丘比特的海中仙女涅瑞伊得斯和海象。

  像这样设施完善、景观雅致的住宅小区,在这里还有10余处。同时农场加大民生基础设施投入,投资1.5亿元,按期保质完成敬老院、居民供热取暖中心、文体中心、塑胶篮球场,以及老城区28栋楼房立面节能改造、文化广场维修等项目,到2011年底,这个农场城镇化率已达到84%,人均住房面积36平方米。今年,农场进一步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推进场部地区平房向楼房过渡,续建北大荒、兴凯湖住宅小区69栋412户,建筑面积4.76万平方米,又有更多的居民住进新居,南苑、富康等小区绿化13.7万平方米,硬化4万余平方米,统一更换商店牌匾230块,有效地提升城镇艺术形象。

  除了住宅小区,八五七的每一个公共建筑也都是极富特色的,并与周围自然生态环境达到了和谐统一,尤其是正在建设中的外观如出海航船的文体中心等一批文化地标性建筑群,每一处都堪比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农场还十分注重以先进理念经营管理城镇。利用城镇资源促进城镇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城镇承载力、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使入城职工群众生活舒心收入稳定。坚持以“提升居民受益度”为落脚点,逐步建立社会化管理的社区服务体系,提高公用设施管理水平与利用率。强化城镇个性和文化建设,围绕“半拉城”古文化、湿地生态文化建设富有特色的街区;邀请专家举办学术活动,提高了城镇教育文化水平、科学技术水平、道德素质水平。

  农业综合开发为农区工业化添活力

  近年来,农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有力实施,推进了全场绿色稻米产业发展。今年2月28日,农场的大米质量追溯项目顺利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验收。这是我省首批实施的唯一水稻行业质量追溯项目,八五七也因此成为垦区第一家成功通过总结验收的企业,还被农业部农垦局指定为垦区质量追溯实训基地。

  自2008年农业部农垦局启动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以来,八五七农场严格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的要求,通过建立水稻标准化生产体系和网络管理制度,培养技能型人才队伍,建立了覆盖20个作业站、20万亩水稻、两个大米加工企业、2292户的种植信息网络。截至目前,全场生产可追溯大米超过5万吨,实现了追溯规模目标,追溯精度到作业站,追溯深度到初级分销商。

  农场鼓励各私营粮食加工企业做大龙头、做优品牌、做活市场,带动种植户形成产业集群,推进辖区农产品就地转化升值,形成种植户与企业双赢局面。富坤粮食加工有限公司是农场重点培育的粮食加工骨干企业,也是场内唯一一家经省政府批准具有对外进出口权的粮食加工企业,还是大米质量追溯加工企业之一。公司现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下属专用面粉厂、制米厂、米粉加工厂和粮食处理中心,年可加工面粉3.5万吨、大米6万吨、米粉1万吨,拥有46个产品,年产值超亿元。农场为这些私营企业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和条件,适应市场需求,农场扶持富坤粮食加工有限公司扩建了大米米粉加工厂,使米粉年产能由2008年的34吨扩展到3280吨,产品50%以上都出口远销到新西兰、美国、丹麦、德国、澳大利亚、日、韩等国家。这些私营企业在自身得到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带动了城镇居民就业。

  今年农场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园区建设,全面加快园区提档升级,力争实现硬件设施“三通一平”——硬化路通、上下水通、工业用电通和场地平整,软件服务“三优一化”——优惠政策、优良信誉、优质服务、阳光化运作。设立园区入驻标准,坚持“高端、集群、低碳、循环”园区发展理念,吸引产业特色鲜明、附加值高、带动基地能力强、拉动就业效果好、发展后劲足的企业入驻园区。

  农场按照“龙头骨干企业+基地+标准化+品牌”发展模式,坚持产权多元化、经营多样化和组织规范化原则,组建起稻米行会,在水稻精深加工上研发新产品,对落后产能进行工艺改造和装备升级,培育“小湖”牌高端米、米蛋白、营养米粉,形成高端米经营常规化、规模化,依托农产品质量追溯中心,全力打造绿色安全食品加工区。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注重强化质量标准,确保绿色农业效益显著提升”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21108/2018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