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永无止境,也充满着风险,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希望,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民营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创新,但在具体操作中却又惧怕创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我省民营企业的创新?
民企自身发展不足、金融体系不健全
我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http://news.k8008.com/)大都处于初创期,整体实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民营企业科技研发创新的积极性不高,整体创新氛围不浓,缺乏对创新成果的有效保护,导致企业'拿来主义'意识还较重,对科技研发投入相对不足,创新人才引进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是一种高风险活动,主要体现在前期缺乏可抵押资产,未来的收益又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内部管理不规范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依靠金融体系融资风险很大,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风险约束不断加强,传统的贷款业务难以满足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融资需求。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主力之一,但面临"资金人才"短板,如何让民营企业给力科技创新?
如何破解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资金困境?
政府政策支持
我国各地目前已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http://zc.k8008.com/)。比如为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经工业主管部门备案或核准,并通过认定的技改项目予以贴息。
为鼓励争创高新技术企业,各地还对被认定为国家级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企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奖励。
多渠道融资
除了政府的扶持资金,民企还可以从哪里拿到钱?一些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抵押、质押等贷款方式很常见。银行建立了独立的科技专营机构考核机制,开展专业化经营,并在资金优惠配置、成本利润核算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独立、专营模式。
除此之外,高科技中小企业还有其他一些融资渠道。比如通过创业板在股票市场直接融资、担保融资、为大企业配套以获融资、融资租赁等。但这些融资方式,对不同企业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适用性各不相同。
引入风投
风投,通常被认为是企业资金的来源之一。但我国很多民企对此却似乎不太感冒,他们觉得引入了风投就会受制于人。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引入风险投资,不仅可以增加企业所需资本,又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因为风险投资机构会给企业引入其所缺乏的资源,包括技术、市场、人才等。如果转变观念,风投未必不是一个较好的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