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游记香格里拉难忘的经历是的,来到云南旅游,要去香格里拉。笔者随部分美术教师赴滇西北最神奇美丽的高原,世人仰慕的香格里拉——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中甸县写生,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中甸香格里拉,地处滇川藏三省交界区,面积11613平方公里,人口12万。境内雪山耸崎,草原广袤,河谷纵横,湖泊密布,民族众多,可谓是“群山蕴宝、众水流金”。有闻名世界的大峡谷,云南最大的藏族佛教寺院噶丹松赞林寺,云南最大的林区和牧场以及别具一格的藏族民居、高亢嘹亮的牧歌。
出中甸县城,朝北方向驱车5公里,可见形如城堡的噶丹松赞林寺。途中还可见到独特的藏族民居、白塔和田野里一排排高大的晾晒青稞小麦的木架。
噶丹松赞林寺是云南最大的藏族佛教寺院,建于1679年,1681年竣工。全寺占地500余亩,为康区“十三陵大寺”之一。寺内历代经卷和艺术品珍藏众多,其建筑、雕塑及绘画风格独特,工艺精美,令人心醉神往。(云南旅游www.lvmama.com/dest/zhongguo_yunnan)
1934年4月,红军二六军团长征途径中甸,贺龙、肖克将军亲临松赞林寺拜访活佛、喇嘛,并题赠“兴盛番族”锦幛。松赞林寺开仓为红军筹集粮草二万余斤,得使红军顺利北上。
寺院的喇嘛热情好客,笔者在寺院写生的几天里被一位喇嘛连续二天热情地邀到其僧舍喝酥油茶。酥油茶能驱寒、提神,是藏家人必备的食品,向客人敬酥油茶也是藏家的日常礼节。僧舍是一处几近荒废的木楼,室内破旧简陋昏暗,只有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里面用木材生着火塘,冒着缕缕青烟,除设有藏家传统的铝制茶壶、茶桶、等制作酥油茶的用具外,还有用来粉碎奶渣的新颖小巧的电动粉碎机。在这里,笔者为喇嘛的热诚、好客感动,喝着刚煮好的酥油茶,尝着糍粑和白色、味酸的奶渣,了解喇嘛和寺院的故事。寺院的喇嘛除了学习佛经外,不准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也不准抽烟、喝酒和结婚,但与汉族寺僧不同的是可以吃肉。主要的生活费用由家人供给,喇嘛可以随时还俗,还俗后可以结婚。许多喇嘛能讲较流利的汉语,但不会写汉字。笔者给一些喇嘛照相后请其留下地址姓名,这些喇嘛只是说:“我讲,你写。”
分别的时候,这位好客的喇嘛从一个木箱里提出一袋沉甸甸的糍粑(好像叫糍粑,形似揉成一团的花生麸,有一股酸臭味)对我说:“这是我们藏区的特产,你带回去吧!”“谢谢了,我回去带的东西很多,再拿这些东西回去不方便。”我婉言谢绝了(说实在,这种食品我吃不惯,味道很难闻,我前天吃了一点就作呕,但忍住了,还不好意思说难吃,忍着反胃硬把含在囗里的糍粑咽了下去)。与其辜负喇嘛一片好意,把糍粑带回去半路扔掉还不如留给喇嘛享用。这事相隔近一年了,至今还记忆犹新,但喇嘛的热情好客使我感动,如果这位喇嘛有机会来深圳,我会热情接待他的。
神奇迷人的中甸,也吸引着一些特别的异乡人长住。笔者在寺院大门外的一家藏民商店里,见到一位美国西部牛仔打扮,戴毡帽、穿牛仔服、两手臂戴满银手饰的约30岁健硕的汉族人,在帮藏族老板娘卖东西。经交谈,他是上海人,曾到日本留学,回国在上海工作一个月后,因向往远离城市喧嚣的高原生活,就辞职来到中甸帮人打工,吃住在老板家里,已有半年多了,每月赚4、5百元,过两个月后还准备到西藏去过流浪的生活,这一辈子也不打算结婚了。据这位漂泊者说,与其同道的在高原浪迹的异乡人不乏其人。(云南旅游www.lvmama.com/dest/zhongguo_yunnan)
在中甸县城西北部6公里处,是迪庆香格里拉最大最美的依拉草原。7月31日,笔者和几位同伴带着画具来到了依拉草原。
7月的依拉草原,宛如碧波荡漾的海洋,上面浮满数不清的鲜花,玫瑰红的野芍药,色彩缤纷的野菊和说不出名的各色香花野草,与迷人秀丽的纳帕海、美丽古老的依拉村连为一体,形成一幅天、地、水、人合一的美丽画卷。
这里空气清新,炊烟袅袅,骏马奔驰,牛羊成群,牧歌高亢悠扬,牛铃声声、鸟语啾啾,让人心旷神怡,魂牵梦萦,留连忘返。
在依拉草原,我们冒着牛毛细雨策马、写生,人间的一切烦恼都被抛去。
中甸——“心中的日月”,这一片永恒、和平、宁静、与世无争的净土,深深吸引着我们,是我们这次写生行程中最投入也是收获最多的地方,尤其是在松赞林寺,我们觉得这里很入画,蓝天、寺院、僧舍、木楼、喇嘛都成为很好的写生素材。大家每天早出晚归,顶着高原灼人的烈日默默地描绘。几天下来,脸和手虽然晒得又黑又粗,但与收获相比,我们认为都值得。8月初,我们满载而归,夹着厚厚的写生稿,告别了中甸。(本文来自驴妈妈旅游网 云南旅游www.lvmama.com/dest/zhongguo_yu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