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际酒店管理公司,万达单飞一定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有数据显示,王健林计划在2020年让万达酒店的数量增长到100家,假如大部分酒店使用其自主品牌,将意味着他们可能失去在中国这个最大的“业主”。
万达多年来以数据为主导的成本控制,以及苛刻的合作条款,曾让一些国际知名的酒店管理公司苦不堪言。“对管理公司来说,万达这个业主有点像带刺的玫瑰,既充满诱惑,又充满挑战。”一位酒店行业内的人士如此评价。
态度强硬在行业里,酒店的开发商或者投资者被管理公司称作“业主”。尽管一家豪华酒店多达数亿乃至10亿的资金都来自业主,但鉴于管理公司在国际上响当当的知名度,使得后者在中国的业主面前往往颇为强势,在酒店的早期建设、装修以及后期经营等阶段,管理公司动辄处于主导地位。
但这种强弱失衡的状态,在万达身上发生了一些改变,因为,万达是一个“强硬的业主”。一位酒店业内人士透露:“很多同行说万达很强势。他为了压缩投资目标,很多时候都会偏离管理公司的一般硬件设施要求。但因为万达的项目多而被看成是大客户,所以尽管其提供的硬件都很一般,管理公司还是忍着。”
数据显示,从2007年创立至今,万达酒店建设有限公司旗下已经拥有了28家已开业五星级以上高端酒店,另有10家处于建设过程中。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按照王健林的计划,该集团将在2020年拥有100家左右高星级酒店,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酒店业主。无疑,万达酒店的规模,成为管理公司的致命诱惑,从而也成就了万达独有的强势。
关于万达的强势,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的细节可为佐证。当万达有一个项目需要找管理公司时,可能同时将多家管理公司请到一处,分开几间会议室,一家一家轮流谈。假设与A品牌就某个条款达不成一致,便将其晾在会议室,到旁边与B谈,如此轮番。管理公司这种赤裸裸的竞争状态下,总有人会作出妥协。“反正签约的是管理公司的发展部,开业后受苦的是营运部。”上述知情人士评论,“国际管理公司这几年在中国跑马圈地的扩张型战略,注定了他们将不得不接受万达这种业主。”
不过,万达拥有的筹码,不仅仅是其项目的数量,还在于他们在行业内多年积累下来的资源。让其他开发商颇为无奈的一个事实是:万达是国内与管理公司打过最多交道的业主之一,早已经积累了与各种管理公司打交道的经验,因此,其他开发商看来很难搞定的管理公司,万达往往都有办法。
成本控制“秘笈”强势,使万达在酒店经营中占据了主导权,并为其低成本扩张提供保障,即别人用1元钱才能做到的事情,万达可能只需要5毛。
“万达在材料采购方面具备成本优势,一方面是大规模的集中采购,另一方面是其使用的产品有特殊供货渠道。”知情人士称。万达酒店的每平方米投资可以掌握在8000元以下,如果平均每家酒店4万平方米,那么每家五星级酒店的投资大概是3.2亿。但行业中同等规格的酒店平均投资额却在5亿上下。
如何做到比别人花更少的钱?除了建设周期短所节约的财务成本之外,万达还有许多自己的“秘笈”。例如高端酒店为了维护其品牌标准,会指定酒店使用的电器、洁具、餐具,甚至洗衣设备等产品品牌,而这些产品多数价格昂贵,成本极高。如果业主拒绝采购,管理公司将以此为由拒绝接手酒店,导致开业时间一拖再拖,耗费大量时间金钱。
对于这一困扰很多酒店业主的难题,万达破解的一个方法“简单粗暴”。“将两台相同的电视放到一起,一台是SONY,一台是东莞定制的,让管理公司的人去辨认。如果他们能够辨认出来,就用SONY,如果不能,就用定制的。”知情人士说。通过这种强硬的方法迫使管理公司妥协,最终让万达在采购上压缩了大量成本,可谓“节流”;而在“开源”方面,万达也凭借其彪悍作风增加酒店收入。
为了保证酒店开业后达到既定的经营收益,万达在很早就要求管理公司签GOP(营业利润)的合同,否则,后者将拿不到管理费。有消息显示,万达在北京的一家酒店,曾经出现过管理公司因经营业绩未达标而对万达进行额外赔偿的事件。
在业内人士看来,万达目前开始自建品牌的做法,一方面是基于长远考虑打造国有品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给管理公司的额外支出。“一家酒店每年要给管理公司好几百万管理费用,10家合起来就几千万,这绝对足够建立自己的品牌和销售平台。”广州一家酒店咨询顾问机构的负责人如此评论。
万达已经自建了三个品牌,分别是五星级酒店品牌“万达嘉华”、超五星级“万达文华”、顶级酒店“万达瑞华”。2012年第一批万达自主酒店品牌将面世,有长沙万达文华酒店(原威斯汀)、太原万达文华酒店(原威斯汀)、 泉州万达文华酒店、漳州万达嘉华酒店、宁德万达嘉华酒店、淮安万达嘉华酒店等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