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茂名运一车猪到东莞,要花掉4000元成本;如果在本地养殖,每头猪可以节省200元。”昨日,东莞市绿宝小耳花食品有限公司(下称绿宝)副总经理黄龙波心情大好,日前出台的《东莞市生猪生产规划(2012-2020年)》(下称《规划》),让他朝在东莞建设养殖示范基地的设想迈进了一大步。
据了解,《规划》从养殖规模、选址、饲养规范等方面提出了更细致的目标和要求。而随着本地养猪业发展蓝图的明晰,生猪养殖产业链上的企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规划》的出台将使东莞生猪养殖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趋势发展,巨大的商机有望吸引大企业介入东莞市场,通过整合产业链,实施一条龙运营,改变以往散乱的养殖、销售局面。”在业内人士眼里,这份《规划》或将成为东莞养猪业重塑的一大契机。
或重塑养猪业发展方式
事实上,自2006年开始,东莞陆续认定了数批“供莞生猪定点基地”,逐步形成全市猪肉基本依靠外地供应的局面。2011年,东莞市出台了《东莞市保障生猪生产稳定物价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初步提出了今后东莞生猪养殖业发展的方向。
据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相较于去年出台的《方案》,由农业局、国土资源局和环保局联合下发的这份《规划》更侧重于生猪养殖的产业发展,更加详细、具体。
《规划》提出,全市2012年-2014年每年生猪出栏将达到15万头,猪肉自给率达5%,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达80%,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0%,污水排放达标;到2020年,全市生猪出栏达到10万头。猪肉自给率达3%左右,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达100%。此外,还明确了集中养殖、生态养殖、规模养殖等目标
“《规划》的出台,或将改变东莞整个生猪养殖产业以及猪肉零售市场的格局,重塑养猪业发展方式。”在专家看来,通过各方面更高、更细致的要求,会使东莞生猪养殖业趋向规模化、规范化,改变以往以个体为主略显散乱的发展方式,产业科技含量、污染治理能力都会提高;从零售市场方面来说,更规范的上游,加之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也会导致更多高端品牌和产品的出现。
此外,他认为,《规划》的出台也有利于建立更完善的食品安全溯源机制,能够为相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帮助,从而推动东莞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缓解品牌猪肉企业物流成本之痛
目前,黄龙波正在着手争取100亩左右的林地,计划在东莞建立零排放的示范养殖基地。
“随着本地生猪养殖规划的逐步明确,我们有意将小部分养殖量转移到东莞基地,这对企业的运营有很大的帮助。”黄龙波告诉记者,示范基地主要承担生猪养殖规范流程展示的功能,同时也起到应急供应的作用。”
据了解,绿宝公司的生产基地是位于茂名的“供莞生猪定点基地”,所有生猪都要从茂名运到东莞销售。黄龙波告诉记者,基地每年生猪出栏达到5万头,自去年5月进军东莞市场之后,目前专卖点已进驻20个以上的镇街。
虽然在东莞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从外地运送生猪至东莞的过程却也带来了种种困扰。“从茂名的基地运一车生猪到东莞需要8个小时,并花费4000元的物流成本,而如果在本地养殖,按照每车80头计算,每一头能够节省200元的物流成本。”黄龙波说,目前该公司在东莞每天的销售量为60头,物流成本降低之后,猪肉价格也可能会随之下调,从而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长时间运输也容易导致生猪的疾病。“以中部一省份为例,拉一车猪过去要两天两夜,生猪吃喝拉撒都在车上,卫生条件的恶化有可能导致疾病、猪肉变味等问题。”黄龙波认为,因此,本地养殖这也有利于保障猪肉的品质和健康。
此外,由于天气、道路等因素的影响,生猪运输过程中难免面临种种不可预知的麻烦。黄龙波说,《规划》出台后,企业在应急供应能力方面也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黄龙波认为,随着《规划》的出台,东莞生猪养殖将呈现规模化的趋势。“公司+农户的模式或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也会有更多的大公司进入东莞猪肉零售市场。”
有望引入大企业整合产业链
东莞生猪消费市场有多大?据介绍,东莞每年消费生猪约300万头,市场上的瘦肉型猪肉占据80%左右的份额,土猪目前只占20%。因此,即使是年出栏量达到规划中的15万头,仍有95%的需求需要通过外地供应来填补。
“巨大的市场空间会吸引更多大型企业进入东莞,通过对产业链一条龙的整合,以因应《规划》提出的规模化、规范化要求,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行业的升级。”一位常年从事东莞生猪养殖政策、市场研究的专家向记者表示,正由于《规划》中明确了集中养殖、生态养殖、规模养殖等目标,因此科技含量更高、规模更大的大型企业有望介入,养猪业将从零散的产销转而由规范的大型企业统一供应。“这也是东莞生猪养殖业升级的最佳途径”。
猪肉零售市场上,如今一方面得益于市场对高端品牌猪肉需求的急速膨胀,另一方面《规划》的出台也明确了今后东莞生猪养殖业的方向,越来越多的品牌猪肉企业开始抢滩东莞市场。
去年5月底,小耳花土猪“绿宝1号”进军东莞市场。东莞市绿宝小耳花猪公司独家代理了销售“绿宝1号”,采取连锁经营的模式,现已在莞城、东城、南城、万江、虎门、常平、长安、厚街等镇街开设41家专卖点。按照计划,“绿宝1号”将在东莞的镇区布局80家专卖点。目前,该品牌在东莞30元以上/斤的生猪市场中占据了90%左右的份额,成功抢占了市场制高点。
而在此前,惠州一家供港土猪基地也曾积极与东莞一家大型超市洽谈,欲抢占东莞土猪肉市场。
今年3月,有着“猪肉大王”之称的北大才子陈生创立的壹号土猪也宣布,壹号土猪计划今年在省内增开至少150家档口,其中东莞将容纳60~70家档口。
或重塑养猪业发展方式
事实上,自2006年开始,东莞陆续认定了数批“供莞生猪定点基地”,逐步形成全市猪肉基本依靠外地供应的局面。2011年,东莞市出台了《东莞市保障生猪生产稳定物价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初步提出了今后东莞生猪养殖业发展的方向。
据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相较于去年出台的《方案》,由农业局、国土资源局和环保局联合下发的这份《规划》更侧重于生猪养殖的产业发展,更加详细、具体。
《规划》提出,全市2012年~2014年每年生猪出栏将达到15万头,猪肉自给率达5%,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达80%,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0%,污水排放达标;到2020年,全市生猪出栏达到10万头。猪肉自给率达3%左右,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达100%。此外,还明确了集中养殖、生态养殖、规模养殖等目标。
“《规划》的出台,或将改变东莞整个生猪养殖产业以及猪肉零售市场的格局,重塑养猪业发展方式。”在专家看来,通过各方面更高、更细致的要求,会使东莞生猪养殖业趋向规模化、规范化,改变以往以个体为主略显散乱的发展方式,产业科技含量、污染治理能力都会提高;从零售市场方面来说,更规范的上游管理,加之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也会导致更多高端品牌和产品的出现。
此外,他认为,《规划》的出台也有利于建立更完善的食品安全溯源机制,能够为相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帮助,从而推动东莞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规划提要:
《规划》要求市环保部门牵头,今年底前研究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据了解,《规划》要求,猪
场必须位于非禁养区内,且不得位于石马河流域的凤岗、塘厦、清溪、樟木头、常平、桥头、谢岗镇,不
得位于莞城、东城、南城、万江、寮步等纳入大市区规划发展的镇街,不得位于被列入“省中心镇”的13
个镇,不得位于完全不设村委会的镇街,不得位于松山湖高新区、生态产业园、虎门港和长安新区,并且远离水源地、敏感区和中心区。
东莞养猪业大事记
2005年,东莞开始大规模地开展“四清理”工作,其中重要一项内容,就是清理养殖业污染。“四清理”结束时,全市留下约10万头生猪。部分东莞养殖户放弃养猪,部分迁往邻近东莞的惠州、博罗等地继续养猪。
2006年开始,东莞着手认定“供莞生猪定点基地”。此后几年,东莞陆续认定了数批基地。
2007年,东莞市一位副市长在东莞市清理畜禽养殖业污染工作会议上透露,2009年起全市范围内禁止养猪,引起轩然大波。
2008年,时任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毓全在参加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东莞已取消“禁猪令”。
2011年,东莞出台《东莞市保障生猪生产稳定物价工作方案》,本地养猪再度进入政府决策。
2012年5月14日,东莞市农业局、国土局、环保局联合下发了《东莞市生猪生产规划(2012-2020年)》,明确了东莞未来本地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