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电脑的正常运转不仅需要硬件,也要软件,二者缺一不可。同理,发展当下中国农村电影除了提升影院、放映机等硬件水平外,更需要加强软件建设——创作更多满足广大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电影。
近年来,在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等惠民工程的推动下,农村电影的硬件设施得到显著提高和改善。自2008年以来,众多农村电影放映队基本实现了从传统胶片播放到现代数字化播放的转变。另悉,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已列入国家“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全国要实现每个县级城市都建有数字电影放映场所,60%的县级城市建有数字多厅影院;经济条件好的省份力争在明年年底之前实现县级城市数字电影放映场所全覆盖。届时,农民看电影将不再“雨打风吹”。
令人遗憾的是,农村电影的软件似乎没有跟上硬件的发展步伐,甚至是拖后腿。2011年全国共拍摄了628部故事片,但其中农村类题材却是凤毛麟角,只有《hello!树先生》《最爱》等为数不多的农村电影。而这些影片的观众定位似乎更偏向于城市人群,是让更多城里人了解乡下人。很多影片中所描述的农村生活跟实际情况也相去甚远,很难引起农村观众的共鸣。自然,农村题材电影在市场化的电影院线放映中并非主角,甚至被边缘化。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是徘徊不前,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了负增长。
其实,当代农民对文化产品有着强烈的消费需求,《喜耕田的故事》《刘老根》《乡村爱情》《圣水湖畔》等一批优秀农村电视剧走红市场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许多电影人没有农村生活经历,不了解当下农民的生活状态,还停留在以前对农民的认识上。要想拍摄出真正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农村题材电影,首先就必须了解变化了的市场环境,了解农民的新需求和新的审美动向,反映农村深层现实,体现当代农村历史性的主题。农村题材电影理应体现出更多的文化包容性与开放性,其内涵与外延、技法与手段都应融入更广阔的电影发展和时代发展的步调中。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是中国版图的底色。今年4月发布的2012年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指出:文化仍是电影创作短板,存在改编多、原创少,都市多、农村少等题材结构失重的现象。如果说文化是当前中国电影创作的短板,那么农村电影创作就是短板中的短板。当下,发展农村电影更应注重软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