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书勇 记者 季林) “久友”牌魔芋挂面、“光照”牌小米黄酒、“雪阳”牌彩棉内衣、“六合斋”牌羊肉臊子,还有牛骨髓茶、红薯粉条、杂粮面、小磨油、芝麻叶……如今,这些河南邓州市土生土长的农产品,已成为城乡居民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不到10天时间,我们商店经营的‘光照’黄酒,就已经卖出了300多件!”前不久小王兴奋地对记者说。小王在邓州城区经营一家商店,专门销售本地土特产品,生意格外兴隆。
眼下,3000余家加工农产品的企业,遍布邓州市城乡。这些农产品,获得省级名牌4个,国家级名牌2个。在满足本地居民消费的同时,也走进了全省乃至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超市,成为知名品牌。2011年,邓州完成工业增加值114亿元,预计农产品加工业占据半壁河山。
邓州拥有244万亩耕地,年产粮食在20亿斤以上,粮食产量连续实现“八连增”,是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优质棉基地和河南省棉花、芝麻生产重点市。农业特色和优势,已经成为一块闪光的金字招牌。
同时,邓州拥有农业人口130余万,劳动力资源充裕,又保留着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面粉、烟叶、黄酒、小磨油等一批“农字号”工厂、企业历经沧桑,顽强生存。
“我们没有矿产资源的优势,没有旅游资源的优势,但我们有农业资源的优势,有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姚龙其说,“所以,我们要围绕‘农’字,大做文章!”
正因如此,在“十二五”规划中,邓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内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坚持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把农业作为工业的第一车间和原料来源,强力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通过打造粮食高产示范区,打造特色农业精品园区,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强力举措,实现了科技长入农业,实现了粮食产量的连年增加。2011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28亿斤。
在此基础上,邓州大力支持牧原公司、六和公司两个畜牧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经营;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棉花、辣椒、油料、烟叶、蔬菜、花卉等特色高效经济作物面积。2011年,全市实现棉花种植面积40万亩,蔬菜面积60万亩,畜牧业产值在40亿元以上。
邓州市把农产品生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重要的举措就是围绕农业上工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开发的广度和力度。他们采取培育主导产业、壮大骨干企业、优化发展环境等举措,在抓好传统的面粉加工等产业的同时,强力推动雪阳集团彩棉种植、纺织服装一体化工程;拉长永泰棉纺产业链,建设织布生产线,支持华纺织布面料扩规升级;加快裕祥二期建设;同时推动金星啤酒、牧原养殖等企业进一步扩充产能;支持六和饲料扩大再生产和熙宝饮料二期工程建设。阳光油脂、益嘉林业、河南牧原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也相继落户或顺利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