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黑窝点用腐肉制地沟油 流入名优食品企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16  浏览次数:81149
内容摘要:4月9日,延安子长县公安机关和食品药品监管局联手破获一起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大案,一举将用动物腐肉、内脏熬地沟油出售的贾某、薛某夫妇抓获,并顺藤摸瓜,将涉嫌使用地沟油的清涧县山久食业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师某拘捕。 黑窝点 用动物腐肉熬地沟油 4月

  4月9日,延安子长县公安机关和食品药品监管局联手破获一起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大案,一举将用动物腐肉、内脏熬地沟油出售的贾某、薛某夫妇抓获,并顺藤摸瓜,将涉嫌使用地沟油的清涧县山久食业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师某拘捕。

黑窝点用腐肉制地沟油 流入名优食品企业

  黑窝点

  用动物腐肉熬地沟油

  4月初以来,子长县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称该县瓦窑堡镇冯家屯村有一处隐蔽院落,从里面散发的气味恶臭熏天,严重影响到村民的生活环境。接到举报后,子长县警方快速出动,突击清查了这一院落,令警方震惊的是,这是一处用动物腐烂皮肉和内脏熬制地沟油的黑窝点。“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用‘猪下水’熬油!我们在现场发现,两口污浊不堪的大铁锅正在熬制,旁边还堆放着已经变质的猪内脏,阵阵恶臭让人作呕。”一位参与调查的民警告诉记者。

  经警方调查得知,黑窝点主人贾某、薛某系夫妻,是该县瓦窑堡镇冯家屯村人。夫妇俩从2008年开始在市场卖菜,后来听说能用宰杀牛羊猪后剩下的下脚料和内脏能熬制地沟油,就动了歪念头。此后,两人从市场低价收购或捡拾一些商贩丢弃的动物内脏和腐肉来熬油。“熬制好的地沟油每公斤能卖6元钱,夫妇俩每天能熬制数十公斤。除掉低廉的成本,利润比较可观。”一名知情者告诉记者。

  食品企业

  购入大量地沟油

  昨日下午,子长县一办案民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连说出几个“不可思议”。他说:“谁能想到,用动物内脏熬制的地沟油竟然大部分被销售到清涧县一家食品龙头企业,用于炸制一种当地小吃,而且销量巨大。”

  记者了解到,清涧县的这家食品龙头企业全称为清涧县山久食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当地小吃曾被省有关部门评为“省级名优食品”,其旗下系列食品还通过了ISO9001、2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据悉,这种当地小吃“销路火爆,特别是每年庙会和逢年过节,当地人走亲访友少不了。”清涧县一食品批发商说。而在事发后,该企业生产的多种食品已经下架,当地警方和食品卫生监管部门也已介入事件调查。

  查处结果

  4名涉案人员被刑拘

  昨日下午,子长警方向本报透露,贾某、薛某夫妇俩落网后,供述了黑油品流向。据办案民警介绍:由于涉案的清涧县山久食业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总经理师某是县人大代表,所以我们发函请求清涧县人大取消其人大代表资格。4月10日,师某的人大代表资格被依法取消。次日,子长警方因其涉嫌食品安全罪被刑事拘留。

  警方深入调查后发现,这种用腐肉熬制的地沟油还流向子长县蓝鸟饭馆、安定路清涧烙饼馆、广安街杨桥畔大烩菜、杨家园则镇晓毛饭馆和四路口三保蒸饺馆等餐饮店。“其实还不止这几家饭馆,我们眼下正在进一步调查地沟油的流向。”一办案民警说。

  目前,清涧县山久食业有限公司、子长县5家涉案餐馆均被查封,贾某、薛某夫妇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刑拘;山久食业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师某、蓝鸟饭馆老板石某以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被刑拘。

  “名优”背后的反思

  个别不法企业使用地沟油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各地执法部门加大查处力度,不少案件被曝光。这并不意味着食品安全越来越没保障。这类案件能够不断被公布于众,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充分说明执法力度在加强,食品生产也必将走上正轨。在子长县执法部门查处的这起非法用腐肉熬制地沟油的案件中,最可不思议的,不是腐肉熬油,而是涉案食品企业的产品获得了“名优”的称号。诚然,目前执法部门能断定的是,地沟油流向了该企业,其使用范围有多大暂时未有定论。不过,该企业获得的“荣誉”与涉嫌使用地沟油两件事,形成了某种不可思议的对比。两件事,也许不相干,也许人们目前的推测都错了,也许该企业的产品,评选当年的确质量不错,但是“民以食为天”,作为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企业创“名优”之后如何保持“名优”,相关部门如何有效监管“名优”,使之始终如一。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黑窝点用腐肉制地沟油 流入名优食品企业”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20416/1896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