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代表委员热议“谁来种地 怎么种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3-07  浏览次数:81100
内容摘要:农业稳,天下安。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三农再次成为重点之一。温家宝总理用了近两页的篇幅讲述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并强调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这一话题也引起了代表、委员的热议。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近

农业稳,天下安。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三农”再次成为重点之一。温家宝总理用了近两页的篇幅讲述“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并强调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这一话题也引起了代表、委员的热议。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成为严峻问题。

  来自山东平邑县九间棚村的党委书记刘嘉坤代表对此深有体会,他说:“现在50岁以上甚至60多岁的老年人成了种地主力,少数留在农村中的年轻人,有些也不愿意种地或者不会种地。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农村劳动力和种地的需求间可能慢慢会脱节。”

  “‘3861部队(指妇女、儿童)’、‘99部队(指老人)’,成为如今对务农人员描述。”江西农业厅副厅长马岩波代表的调研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他看来,面对这个现状,政府需增强农业公益性服务能力,加快农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以种养大户、经纪人、大学生村官、农机手等培训为重点,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业服务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着力解决“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

  他建议,职业农民可分为两类,一是通过承包、流转等途径形成的生产规模型大户;二是依托专业合作社发展起来的专业型的技术农民。对前者,要组织引导,通过培训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对后者则要加强专业培训,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必要时政策给予一定的补助。

  提高种地科技含量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句话已成为代表、委员的共识。

  2011年,中国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3.5%,但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一间旧房子,挂块大牌子,两张破桌子,几个老头子。”马岩波代表说,过去几年,不少基层农技推广站都处于这种“网破、线断、人散”的有名无实的状态,农业技术推广手段亟待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要加快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对此,马岩波代表建议,在资金投入上要“用好三块钱”:“中央拿一块钱,解决基本建设和总体设施的问题;省里拿一块钱,解决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问题;县里拿一块钱,保人头保吃饭。这三块钱解决了,工作就理顺了。”

  在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院所信息化建设项目调研的基础上,九三学社中央向两会提交了一份书面发言,指出:用信息化提升农业科研创新与推广能力;制定国家农业科研创新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进行国家农业科研创新信息化环境建设;建设国家农技推广信息化工程;加强科技攻关,研发相关信息化关键技术和设备,以此促进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创新成果等入户到田,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民盟中央同样在相关提案中提出了为科技成果技术转移建立立法保障、加快科技商品市场体系的建立、提高农民吸收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等一系列建议。

  摆脱靠天吃饭

  有人种地,能科学种地,有了这些,还不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在这笔资金的利用上,刘嘉坤代表表示,我国农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建议国家加大对水利、道路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些是农民个人办不了的,而对农业发展又非常重要。”

  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夏涛建议,进一步做好农田水利建设,也要强化其科学性,要科学制定农田水利建设规划。

  夏涛委员建议,利用今年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契机,在摸清水利家底的基础上,制定、修订和完善规划。着力改变水利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土地整理和利用、农田林网等规划相脱节的现状。重点突出与统筹兼顾相结合,有序推进农田水利工作。同时,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代表委员热议“谁来种地 怎么种地””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20307/1814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