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样的“诱惑”,使同心县下马关镇南安、五里墩等4个移民村3000多户村民在短短10天内心甘情愿让出了自己的“命根子”--2.2万亩地?“第一年200元的土地流转费已经打到账上了,以后还涨呢!”“采摘时能下炕的老人、会走路的娃都能挣上钱。”为解决县内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问题,今年同心县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中石化在下马关镇栽种2.2万亩有机枸杞,使红枸杞一跃成为百姓增收的新“燃点”,村民们“全票”赞成。
11月25日,走进同心县下马关镇南安村编号“534”的人家,女主人马银花正在火炉边吃饭,炉里的两块炭火散着微弱的热气。“炭是夏天买的,一吨七百多块,烧得狠了冬天就不够了。”马银花不好意思地说。一会儿,裹着黄棉袄的男主人顾英生掀帘进来,四五个年纪相仿的男子跟随其后鱼贯而入。“这里交通便利、娃上学方便,就是开销大,连烧火做饭都得花钱,来钱的路子又不多。”35岁的顾英生说,自己不识字,打工只能干点体力活,还要供3个娃上学,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顾英生的困惑,也是南安村、下马关镇甚至同心县的困惑。自2009年同心开始县内移民搬迁以来,共在下马关镇迁入移民近5万人。如今,移民村水、电、路、学校、村部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移民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同时,移民村发展后劲不足、地少人多、产业接续“断链”等矛盾日益显现,如何增收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和政府待解的难题。
“移民养牛养羊没有资金,外出打工又多是体力型,路子越走越窄,发展产业迫在眉睫。”吴忠市委常委、同心县委书记张兴斌说,中国驰名商标“中宁枸杞”原产地便是清水河流域,同心借助优势发展枸杞产业将是撬动移民增收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杠杆。
张兴斌算了这样一笔账:有机枸杞一亩地栽种220棵,一个轮作期一棵枸杞用水0.04立方米,一年灌溉七到八次,共计用水0.3立方米,220棵用水66立方米,高效节水;平均300亩需一个中层管理人员,2.2万亩仅管理人员得70多名,村干部全部受聘,月工资1400元,组织管理有保障;2.2万亩枸杞每年田间管护费用6000万元,可就地消化劳动力,仅此一项移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
在县委书记算“大账”的同时,村民们也掰着手指算开了自家的“小账”。“俺家5亩地全流转出去了,25年下来一亩地平均年流转费440元,比种粮强;俺和媳妇到枸杞地里打工,摘枸杞时3个娃都能去,家也顾了钱也挣了……明年俺家肯定能变样。”说起种枸杞的好处,顾英生笑称掰着手指也算不完。
红红的枸杞如火种般点燃了移民增收的希望。9月30日,同心县与中石化签订合同;10月1日,全县涉农干部和下马关镇的村镇干部放弃休息,开始登记土地;10月10日,2.2万亩土地全部流转完毕。
“十二五”期间,同心县将以下马关镇为核心,在旱作区、生态移民区及河西镇示范带动发展有机枸杞10万亩,年产值可达10亿元,使枸杞产业成为旱塬同心“拔穷根”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