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在陕西省杨陵区五泉镇随处都能看到倒塌的大棚和正在大棚里忙碌的人群,李乃龙拉着记者来到自己刚刚修复好的大棚边,记者看到刚露出土的黄瓜苗正向上长着,“年前就有黄瓜出地上市了。”李乃龙说着露出了笑容。
李乃龙是五泉镇旺龙果蔬合作社社长,去年他自己投资加上政府担保30万元的无息贷款,共计160万元,和村民合作建起了46个日光温室大棚。一年来,大棚里的西红柿、黄瓜、辣椒已经销往西安、宝鸡等地,也使他在辛苦之后有了回报。但是今年9月份的连阴雨使他的多个大棚倒塌,4个大棚被损毁。在他正着急时,中国人民保险杨凌公司的工作人员走进他的大棚,现场查看定损,并告诉李乃龙,保险公司可为他大棚赔款6.9万元。这让他心里放松了下来,很快他就将塌陷的大棚修复了起来。他说正是有了政府的关心,他给自己的46个大棚都办了“银保富”保险,当初办保险时,每个大棚自己只交了了137元,而政府要给他每个大棚补贴保险费782元,政府拿大头为百姓掏钱办保险,使农户们就可以大胆地去投资致富。
随后,记者来到了杨凌绿帆专业合作社,该社去年下半年建立了30个大棚,同样受连阴雨影响14个大棚倒塌,初步损失超过100万元。“大棚倒塌,所有作物就全部作废了”,该社董事长李丹不无惋惜地说道。去年大棚建好后他的周转资金一时紧缺,这时杨凌区的工作人员向其介绍了“银保富”这一保险产品,投了“银保富”保险后,他轻松地获得了银行贷款50万元,解决了周转资金不足的困境。“为大棚投保,自己掏5000多元,政府出资2.7万多元,大头还是政府担着。”李丹跟记者说道。这次灾害发生后,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很快通知他将获得14万元的保险赔款。这使得他心里有了很大的慰藉,也知道了保险的重要性。
我省自2007年开始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由中、省、市、县财政补贴,为种养殖农作物投保,财政补贴最高达到了85%。各试点市县政府从开始的被动接受到主动争取试点品种、扩大面积。不少地方政府把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做为改善农村民生、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有的地方政府明确提出把农业保险作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自开展以来,农险惠农政策已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农业保险险种由2007年初的三个扩大到9个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和5个新险种,参保农户从1.3万户增加到102万户,提供保险风险保障从2600万元增加到201亿元,农业保险服务领域和服务手段得到极大提升。截至2011年7月,承保种养两业共计801万亩(头),参保农户102万户次,其中承保苹果144万亩、玉米160万亩、马铃薯10万亩、核桃3.6万亩、小麦53.92万亩、花椒0.68万亩、烤烟22.8万亩、林木28.3万亩;承保能繁母猪357万头,承保奶牛20.78万头。四年来,各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充达3.8亿元,农业保险累计为参保农户提供了约201亿元的风险保障,累计赔付约3.22亿元,受益农户近210万户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