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农致富 » 致富资讯 » 正文

景龙桥的“致富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17  浏览次数:8692
内容摘要:“我现在挖的这个尾参(又名玉竹)直接背去卖就是五块五一斤,孩子们都出去打工了,我一个老人家到屋里只种了一亩多地,平均一年有1万多块钱的收入。”在这个尾参丰收的季节,记者在慈利县景龙桥乡党委书记谭本伦的带领下来到该乡新丰村,看到正在地里挖尾参的

  “我现在挖的这个尾参(又名玉竹)直接背去卖就是五块五一斤,孩子们都出去打工了,我一个老人家到屋里只种了一亩多地,平均一年有1万多块钱的收入。”在这个尾参丰收的季节,记者在慈利县景龙桥乡党委书记谭本伦的带领下来到该乡新丰村,看到正在地里挖尾参的老奶奶向万玉。

  景龙桥乡党委政府为了助当地老百姓发家致富,于2009年秋季在新丰、桐子巷等村引导农民发展尾参种植。随后我们来到种植大户黄文欣家中,他告诉记者:“2009年开始到现在我种植尾参将近110亩地了,总投入近30万,计划从明年开始每年挖40亩地的尾参出售,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预计第一批种植的这些尾参可以卖到400万元。另外为提高尾参附加值,我还计划明年6月份投资40万修建一个尾参回收加工厂,在10月份完工的时候刚好是尾参丰收时期。”

  谭本伦说:“在尾参种植方面,我们党委政府主要是搞好服务,走‘公司十农户十基地’的模式,解决尾参种植户的销路问题。”

  景龙桥乡种植的尾参由于在糖、淀粉等含量方面优于其它地方的产品,因此价格也高于其它地方。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引种至现在,该乡12个村,种植尾参的有二溪、太坪、大溪、新丰、景龙桥、景泉、联合、八步桥等9个村。近几年景龙桥乡党委通过外出考察,找林业站等业务部门帮助、指导,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上下功夫,截至2011年,尾参种植总面积达1400余亩,从业农户数达128户,均创历史新高。尾参亩产可达4000-5000公斤,按照今年市场行情,每斤鲜货售5.5元,以新丰村为例,可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景龙桥的“致富参””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1117/1655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