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新技术 » 正文

平菇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15  浏览次数:81116
内容摘要:平菇病毒病为平菇重要病害,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可造成明显减产。它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其病原物为球形病毒颗粒。 平菇菌丝感染病毒后没有明显症状。因为病毒寄生在细胞内,只是菌丝生长速度有所变缓,菌落边缘往往不整齐;到了出菇期,感染病毒后,有的

  平菇病毒病为平菇重要病害,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可造成明显减产。它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其病原物为球形病毒颗粒。

  平菇菌丝感染病毒后没有明显症状。因为病毒寄生在细胞内,只是菌丝生长速度有所变缓,菌落边缘往往不整齐;到了出菇期,感染病毒后,有的子实体菌柄肿胀呈近球形或烧瓶形,不会形成菌盖或只会出现很小的菌盖,或只在近球形的子实体顶面保留菌盖的痕迹,后期就会产生裂缝,露出白色菌肉;有的菌柄变扁或弯曲,表面凹凸不平或有瘤状突起,菌盖变小畸形,有深的缺刻和呈波浪型;有的菌盖及菌柄上出现明显的水渍状条纹或条斑。发病严重的子实体,不能形成担孢子。有的因发育受阻,菇型矮化,盖厚、柄短或盖小。

  简单的讲,平菇病毒病的症状如下:

  ① 菌柄肿大近球形或烧瓶型,无菌盖或很小的菌盖;

  ② 菌柄扁平弯曲,表面凸凹不平或有瘤状凸起,菌盖有深缺刻并呈波浪形;

  ③ 菌盖和菌柄上出现明显的水渍状条纹或条斑。

  平菇的球形病毒是通过担孢子和菌丝的互相融合而传播的,使用了带病毒的菌种或带有病毒的担孢子飘落在菇床上,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体带有病毒粒体,可通过健康菌丝和染病菌丝间的交织融合来传播。其是发病的主要条件。大量的证据表明:菌丝是传播病毒的主要途径。

  防治方法:

  ①选育抗病、耐病的菌株,选育无病毒的菌种;

  ②严格把好母种关。凡生长异常,特别是菌丝不整齐的母种要剔除;原种、生长种在培养阶段要经常检查,凡菌丝有缺刻或花斑块的要坚决淘汰;

  ③菇棚、培养室、接种工具要用"菌室消毒王"、"金星消毒液"等药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④对出菇中发现感染病毒病的平菇菌袋要挑出隔离并烧毁。生产结束后对患病的菇房进行严格的消毒,将菇床架拆开进行清洗,防止携带病毒粒子的孢子和菌丝潜伏在架缝中。

  ⑤当菌袋或子实体出现病毒病症状时,用"强力病毒清"600倍液喷洒,间隔4天左右喷洒一次,治愈率达94%。

  ⑥栽培结束后,对发生病毒病严重的床架和菇房应使用"菌室消毒王"进行严格的熏蒸消毒处理,以防染病的孢子和菌丝体长期潜伏。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平菇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1115/1646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