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人民网消息 近年来,三板溪水电站、挂治水电站建成后,锦屏县库区生产条件发生了变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渔业发展,掀起了水产养殖热潮,成为锦屏县农业发展的一道亮丽景象,谱写农民经济增收新篇章。通过不断总结,乘势前进,强化渔业发展“四举措”,为库区群众开启致富绿灯,渔业发展呈上升趋势。
一、夯实区位优势的硬环境
三板溪水电站建成后,湖区主航道达130公里,支航道120公里,湖面面积近85平方公里。挂治电站的修建,使区位优势更加得到提高。渔业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在已有的区位优势上,夯实并完善库区的水产养殖基础,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清理水上残渣物,净化水质,为渔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借鉴先发地区成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联系锦屏县库区养殖实情,结合库区群众养殖需要,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谋利益,为渔业谋发展。同时通过开展“锦屏库区渔业发展靠什么、我为发展做什么”大讨论,狠抓政府效能建设,为经济工作争做服务,从而夯实区位优势的硬环境。
二、强化政府职能,优化服务环境
随着库区网箱养鱼、拦河养鱼、库汊养鱼的产生,水产养殖工作力度的也不断加大,政府服务环境在养殖帮扶和技术指导产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我们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健全服务体系。政府从农业部门抽调工作人员成立了“渔业发展”服务中心,建立了重点养殖绿色通道、预防水上污染事项应急处理机构等服务组织。对养殖合作社、养殖农户需要政府提供的服务,诸如渔业养殖项目申报、审批、办证及合作社的建立等具体事项,农业部门明确专人负责制。二是完善服务制度。建立了渔业发展跟踪服务制、服务承诺制、合作社建设责任制、领导分包制等制度,确保每一个乡镇都有一位县领导帮扶,每一个养殖基地,都有一个乡镇领导负责联系,加强了领导力量,强化了服务经济发展的制度约束。三是加大政府管理职能,营造公平有序的养殖环境。公平有序的法制环境可以使投资养殖者对经营收益有明确的预期,对自身合法权益有更强的安全感,这就要求政府能为投资者营造和谐稳定的渔业养殖环境。今年以来,锦屏县海事、工商、农业等部门多次联合出击,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渔业执法和渔业安生产大检查,严厉查处了违法违规作业行为,规范了全县渔业安全生产秩序。共拆除了过河拦网钢缆16根和影响航道安全、违法生产作业的移动抬网34张整;大力排查了水上交通作业的渔船60艘;查处了非法载人渔船3艘,对非法载人当事人进行了安全生产教育和予以罚款500元的重罚;协调处理了河口乡瑶光小学渡口网箱移除和码头航道规划工作。
三、加大技术指导,构造立体式养殖环境
三板溪水电站、挂治水电站库受地形结构影响,均为条状分布,河面毕竟不是非常宽广。为有效利用好库区养殖,必须加大技术指导,建立不同生存水位鱼种的立体式养殖,即水体多层养殖。政府针对群众在养殖的各个阶段不同需求开展工作,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坚持科学技术为引线,以人民群众为根本,以生产发展目的,提供更细致、更周全的养殖技术指导,建设更加优质的养殖环境。这样利于水产养殖增产、增效,立体式养殖是我县渔业发展新开发实施的重点项目。一是创办渔业养殖示范点,邀请省、州渔业养殖专家和成功人士,深入养殖基地现场指导、传授养殖经验。二是组织养殖户到乌江水库、五强溪水库等水产养殖基地考察学习。目前,已创办水产养殖示范点1个,开展培训班35期2600余人次,组织养殖户外出考察学习85人次。
四、创造良好的水产养殖生态环境
水产养殖合作社的生存与发展如同自然界的动植物群落一样,需要必备的生存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哪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哪里的生命就充满生机。水产养殖合作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长发展也是如此。从而形成水产养殖,水环境净化,鱼产品加工,成品销售一体的模式。
目前,锦屏县已发展规模养殖基地28处,参与养殖农户1562户7222人,整合农业、扶贫、移民等部门资金2000余万元,发展不投饵网箱养殖达1.72万口、投饵网箱养殖210口、库汊拦网养殖1.05万亩,成立渔业专业合作社21家,成员641人,资产总额2198万元,创办水产养殖示范点1个,年产商品鱼1600余吨,年养殖收入1680余万元,户均增收107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