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淡季似乎特别长,已至11月份,整个电子元器件产业依然一片惨淡,传统的旺季并没有如期而至。一些外销企业hold不住,开始寻求机会转战内销;一些原本专注于本土市场的分销企业也在寻求新的增长方式。电子元器件分销产业的寒冬什么时候会结束?对于外销企业来说,转内销是否是一条好的出路?对于所有的分销企业来说,又该如何平稳地渡过这个漫长的寒冬?11月5日,由华强北价格指数举办的第四期“名家专栏”专题座谈会在华强电子世界如期举行,针对上述问题,众多业内人士发表的自己的观点,从中我们或许能得到些许启发。
“11月份原本是旺季,但今年的市场比较反常。这个时间段的危机有点类似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状况,不单电子元器件在掉价,其它产业也在掉价。” 深圳市金城微零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桂丰率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不稳定导致进口元器件的价格持续波动,一些外销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大,开始转战内销。”
深圳市斯莱克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做外贸的分销企业,总经理宋跃英就坦言,美元汇率的波动对公司的影响很大,准备转内销。“我们从2003年开始做外贸,今年利润下滑十分严重,我们准备往国内市场转。”宋跃英称,如果专注做国内市场,受汇率波动的影响不是太大,另外,由于汇率下滑,从国外买货反而便宜一些。她十分看好国内市场的发展前景。
实际上,“外销转内销”这个话题在08年的经济危机后被提的较多,今年该话题再次受到关注。不过,出口转内销也并不是一条平坦之路。深圳市泰德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表示,“目前不少此前做外销的企业开始转内销,但据我了解,转型成功的企业并不多,可能占20%-30%的比例,大部分企业还在摸索阶段,这类企业大概占60%的比例。”
英特翎科技有限公司国际事业部经理董海峰表示,出口转内销,是外销企业不得已的做法,因为出口的压力太大了。转内销,目前关键是要发掘适合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如小家电市场目前的市场需求还是不错的,是适合中国IC产品的一个应用领域。
面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并非无计可施,各家分销企业也有着自己的应对策略。宋跃英表示,做外贸会面临收款周期的汇率与买货时的汇率不一样的问题,从而产生损益。有些企业是用欧元或者其它币种结算,斯莱克通常的做法是在报价时会在实际的汇率基础上下调大概0.1个点。英特翎董海峰也表示,2004年前汇率基本是固定的,到目前共8年的时间,这期间人民币每年平均升值4%-5%,英特翎会按固定的5%的升值率来定当天出货的产品价格,以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深圳市贝乐天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贝朝廷则表示,进货出货如果能在半个月内完成,就可很好地把控汇率的下滑,甚至利用汇率创造利润空间。
而面对当前市场不景气的状况,又该如何应对?参加此次座谈会的众专家也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目前来看,‘寒冬’还没有结束的迹象。一些企业为了寻求#p#分页标题#e#市场占有率,采取低价策略。整个市场的竞争加剧,利润下滑。”泰德兰王建说,“目前大多数的分销企业都采用了网络营销的方式,但现阶段,光靠网络营销还不够,还要注重技术上的投入。比如泰德兰以前是纯粹的销售型公司,现在转变为销售+技术,给客户提供参考方案,帮客户设计和优化产品,同时把我们的产品设计到客户的产品当中去。”王建认为,帮客户设计产品,提高产品在客户使用的同类型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依然有机会。 深圳宽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汉彬则表示:“我们本身卖的是配件,我们的潜在客户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需求减少,我们的销量也会受到影响。作为分销商企业,关键还在于公司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 林汉彬称,目前销售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被动销售,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受的影响很大;另外一种是主动销售,根基打的稳,客户多,面对再大的危机都不怕。
与前面两家企业的做法不同,深圳市缔增科技有限公司更多的是关注终端市场。缔增科技总经理王成恩表示,目前公司主要有3个产品线,一是IC,包括LCM,面向的终端客户主要在工控和医疗行业;二是被动元件,面向电源行业;三是连接器,针对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据他透露,在IC这块,今年8月份就完成了全年的销售目标,但在被动元件这块业绩有所下滑,并准备退出该领域,在连接器这块,由于消费类应用领域,如手机市场已经越来越不景气,业绩也并不好。“做电子元器件,分析终端市场非常重要,比如工控行业稳步发展,所以我们应用在该领域的元器件业绩也相应很好。因此,要关注终端市场,在终端方面多下功夫。”王成恩说。
对于王成恩的观点,安达科技执行董事jason表示十分赞同:“经济本身有周期,贸易本身是一个专业的服务,是满足终端客户的采购需求。因此,要注重终端、注重服务。”
目前,虽然电子元器件的整体市场都不景气,但个别应用领域依然为这个当前的萧条景象增添了一抹亮色,如缔增科技提到的工控和医疗电子行业,市场的增长点远不止这两个产业,关键还是在于分销企业要基于终端市场,不断去挖掘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