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村委会 » 合作资讯 » 正文

未来茶企发展转战农村网电子商务平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13  浏览次数:8950
内容摘要:中国是茶叶的故乡,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创汇第四,这是中国茶叶在世界上地位的真实写照。 中国茶叶生产主体以茶农为主,生产方式各有侧重;区域分布明显,特色茶产区成为中国茶叶发展的新亮点;产品结构变化加快,新品成为新的增长点;绿茶快速增长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创汇第四,这是中国茶叶在世界上地位的真实写照。

  中国茶叶生产主体以茶农为主,生产方式各有侧重;区域分布明显,特色茶产区成为中国茶叶发展的新亮点;产品结构变化加快,新品成为新的增长点;绿茶快速增长,乌龙茶快速发展,保健茶增长明显,普洱茶成为市场新宠。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风靡全球的茶业品牌。中国的茶叶品牌都难以与国外竞争者相抗衡。作为世界红茶之王的立顿年产值是中国茶叶出口产值的总和。

  今天,全球茶业正朝着产品的多样化、创新化的方向发展。新世纪人们对茶叶的消费是方便、健康、多样化和经济性,尤其会将方便和健康放在首要考虑点。在未来的10―15年内,传统的茶叶在中国国内市场上仍占主要地位,但新颖方式产品将日益受到人们青睐。2007年世界人均茶叶消费量为550克,日本为1140克,爱尔兰为2710克,中国人均茶叶消费量只有400克。由此可见,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茶叶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巨大,并非供大于求。中国茶叶品质优良,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丰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据了解,目前品牌专卖店的销售主要来自团购,个人消费购买也占部分,但不是销售的主流。从销售周期来看,春节、中秋、国庆属于销售旺季。从购买价格来看,专卖店的主销价格为300元至1000元之间,部分消费者会购买上万元的茶叶。因此,商超销售,或者是网络销售的开发,将帮助茶企开拓中低端消费市场,将茶企的产品实实在在推广到个人普通消费中去。

  来自幸福茶城(www.xfcha.com)的数据显示,2010年的销售额约达到上百万元,实现96.5%的销售增长。有的是茶企网站直销,有的仅限于网络营销推广,但多不具备完善的电子商务模式。通俗地说,茶产业电子商务是指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手段实现茶产业商务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包括通过网络发布、交流茶产业基本供求等市场信息和商务信息,以电子手段进行产品宣传营销、开展产品售前售后服务等,并通过网络查询、预订茶叶产品并进行支付,也包括企业内部流程的电子化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农村网电子商务平台(http://www.nongcun5.com)已经很好的解决上述茶企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茶产业电子商务销售市场与拥有300亿元的国内茶产品销售市场和50多亿元茶产品国外销售市场的发展现状极不相称。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茶产品的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按目前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所带来的某行业产品销售规模应占该行业同类产品市场销售总额的25%来测算,中国茶叶的电子商务市场潜在规模将超过75亿元。

  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造就了市场机会,中国茶企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拥抱变化,不再固守农耕文化延续的所谓“传统茶文化”,方可成为未来茶叶市场的佼佼者。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未来茶企发展转战农村网电子商务平台”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1113/1638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