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大地喊渴。重庆农业也面临着不亚于2006年百年大旱时的困境:部分粮食、蔬菜、果树叶片枯萎,个别地块甚至绝收;部分地区因生活用水面临临时困难,一些猪、牛不得不被提前出售……
非常之时,要保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只能采取非常举措来应对。
科技带来“及时雨”
9月1日,周五。一早,市气象台发布了这一周第三个高温红色预警。
59岁的市农技推广总站研究员夏平友从广播里听到预警后,还是按原计划,和同事们赶到忠县查看柑橘受旱情况。为了照顾快退休的老夏,站里一般安排他坐办公室,享受空调的清凉。可严重的旱情,让这个研究了35年果树的“老农业”坐不住了,主动请缨下乡。
忠县永丰镇太阳村。千余亩的果园,土地已干得开裂;一脚踩下去,地面腾起一阵细灰。果农们想法从一两公里外引水浇园,但已定植四五年的果树还是不同程度地出现叶片发黄、打蔫现象。“如果再这样下去,果树没救了,又要从头栽过。”四社果农刘世政很是忧虑。
夏平友等专家为果农支招:在果树滴水线内侧,开挖孔穴两个,灌水50公斤以上,并盖上杂草、秸秆以减少蒸发。这样,利用根系的趋水性和强大的吸水功能,50公斤水可保证一棵树7天的需水量。
“照单抓药”后,太阳村的柑橘树又缓过气来。尽管今年产量可能会受影响,但性命已无忧,为未来收成保住了希望。
在种植业上,物理降温用的遮阳网、稻草覆盖,生物制剂地旱龙,以及一些常用于农作物的抗旱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养殖业中,为牲畜多喂水的同时,安装风扇、水帘或洒水作物理降温,在饲料中添加薄荷、绿豆等“防暑药”,也成为不少大型养殖场的防暑诀窍。
据统计,市农委派出了20多个专家组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制定相应抗旱措施,加强分类技术指导,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加上各区县派出的专家组,我市沉入基层进行抗旱技术指导的各级农技人员总计达数万人次。
大春损失晚秋补
8月25日,綦江县永新镇石塔村。7月初曾在这里“三进三同”的县委书记王越,又来到石塔村,与村民一起抡起锄头打窝,准备种植秋马铃薯。曾任市农业局局长的王越,深知“大春损失晚秋补”,是保证农业生产能完成全年任务的最后保障。
据统计,今年綦江全县晚秋生产面积达到30万亩,比往年翻了近一番;其中秋马铃薯就有10万亩,比去年增加5万亩。马铃薯这种耐旱的粮菜兼用作物,将成为春节期间为农民增收的“金蛋”。
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再生稻比常年减少85万亩的情况下,通过大力发展秋马铃薯、秋荞、秋菜,全市晚秋粮食作物面积仍将达到313万亩,超过计划3万亩,秋菜则可达200万亩以上。
目前,我市晚秋作物长势较好,通过加强管理,全年粮食产量将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同时,2.7万余户生猪规模养殖户抓住猪价利好的行情,加紧出栏、补栏,今年我市生猪出栏量也将保持稳定。
减产不减收
“东边不亮西边亮。”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丁市镇金山村四社农民田海军说,“今年缺水,包谷没收成,烤烟也不行,但好在打工的机会还多。”
田海军今年种的3亩玉米、两亩烤烟,收成都不理想,准备到广东打工。在镇上坐车时,他发现镇里在进行风貌改造,正缺人手。于是,田海军外出打工改为就地打工,每天工资80元,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还能回家看望两个女儿。
“今 年全镇绝收包谷、烤烟4000多亩,但农民的增收途径却没有减少。”丁市镇党委书记吴小明说。今年全镇种植马铃薯1万亩、大蒜5000亩、养山羊1万多 只,加上卖青蒿,全镇2.6万人,人均可增收595元;同时,镇里引入制衣、打火机组装等企业,加上镇里小城镇建设,可为8000人提供就地务工机会,人 均增收又能增加3000元。
今年,我市在抗旱中结合“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增收来源由原来的在一产业内挖潜,向二三产业拓展,全市 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在传统的玉米、烤烟等作物因旱受损时,新兴的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也确保了大旱之年,农民减产不减收。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民 现金收入3491元,同比增长24.1%,增幅比同期提高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