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增加值1106亿元,粮食总产量跨上1600万吨新台阶,农民人均纯收入3952元”,3个抽象数字浓缩的是省八次党代会以来,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跨越。沿着跨越之路,走进散布城乡的集贸市场,粮、油、肉、蛋、菜、奶、果一样不缺,让城乡居民深感生活的富足与美好;走向农村,一个个增产增收、种“三保田”、喝“安全水”、贫有所助、老有所养的乡村故事,真实而生动地折射出山乡巨变。更令人欣喜的是,5年间,无论困难与挑战多么严峻,“三农”这个基础始终牢固,始终是支撑全局、稳定全局、服务全局最厚重的基石。
省八次党代会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百年大旱等严峻挑战,省委、省政府旗帜鲜明地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实招,解难题,政策制定上向“三农”倾斜,全省存量调整、增量倾斜、创新机制,建立了财政支持引导、金融服务“三农”、社会主动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大幅度增加强农惠农投入,全省财政支农资金累计达到980亿元,成为我省历史上强农惠农措施力度最强、投入最大,农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5年。三迤农村涌起新一轮大发展的热潮。
夯实基础,一大批事关农业农村发展全局、农民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展开建设的新画卷。5年间,“润滇工程”、中低产田地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新增水库库容9.43亿立方米,建成高稳产农田地600万亩;1062万农村群众喝上“安生水”;良种良法播进希望的田野,推广主导品种150个、主推技术120项,水稻良种覆盖率达83%,生猪良种覆盖率达85%,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后劲更足。
精彩布局,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突破。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12类优势生物产业发展,加快中低产林改造,实施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连接起“小生产”与“大市场”。5年来,全省粮食步步登高,总产量迈上1600万吨新台阶;烤烟、甘蔗、茶叶、橡胶、蔬菜、花卉、咖啡、畜牧、核桃、膏桐等规模发展形成优势,释放出强大的产业效应,成为3000多万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和重要来源。
此外,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多点支撑,到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52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统筹城乡,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村民生,建设新农村”,八次党代会将改善农村民生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破解看病难、上学难、行路难、看电视难的一件件实事,踏踏实实地落实着党和政府的承诺;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将边境县、藏区县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农村低保人数达330万人,22.1万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庄稼人老有所养终于圆梦。改路、改水、改电、改房、改厕、改厨、改厩,建设新农村,让6万多个自然村“道路硬化、环境优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旧貌换新颜。实行贫困户“首扶制度”,确保最贫困的村、最贫困的人得到优先扶持,全省以整村推进,易地开发扶贫等为重点的消除贫困攻坚战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贫困人口下降到2010年的32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8.6%,无数贫困山村的历史已被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