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特色种养殖鼓起农民钱袋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17  浏览次数:81145
内容摘要: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特色种养殖鼓起农民钱袋子

  近年来,扎旗音德尔镇金星村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谷子――肉驴――沼气――有机无公害农作物”的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以优质谷子种植为基础,以肉驴养殖为载体,以合作社为纽带的致富之路。

  谷子成为农民增收的“兴奋点”。“去年我种了30亩谷子,平均每亩产了200多公斤,挣了6万多元。今年我又种了50亩地谷子。”村民波紫军乐滋滋地说。

  金星村大部分耕地均适合谷子种植,当地种植谷子只施农家肥,出产的谷子色泽鲜艳、营养丰富。为了做强谷子产业,2010年11月份,该村组建了“老十家户”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老十家户”商标,去年,合作社销售有机小米5万公斤,仅此一项纯增收50万元,人均增收500多元。目前,该合作社已吸纳86户农民入社,今年种植的500亩谷子长势良好,预计可为入社农民增收125万元以上。

  养驴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现在驴肉市场行情好,驴肉成为了餐桌上的名贵菜肴。金星村农民隋德福家养了30多头肉驴,刚刚卖出去3头,1.1万多元现金已经掖到腰包里。2010年,为使养驴规模迈出新步伐,金星村成立了养驴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84户,培育繁殖优良种驴300多头,农民获得养驴效益近100万元。

  沼气成为农民生活的新基点。在人们的印象中,“做饭烟熏火燎,粪坑臭气冲天,伙房苍蝇乱飞”是不少农村的生活写照。然而,记者在金星村看到的却是另一幅景致:走进村民杨德军家的小院,杨德军的妻子正在沼气灶上炒菜。“我们村家家都建起了沼气池,开关一拧,就能做饭、烧水,既干净又环保。”她高兴地说。

  2009年以来,金星村党支部为充分利用资源,多方筹集资金,建起了100座沼气池,清洁、高效的沼气从此走进了农民的生活中。经测算,使用沼气,农户年可节约能源开支1500元以上,沼液等有机肥料可提高农民收入2000元以上。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特色种养殖鼓起农民钱袋子”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817/1399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谷子 沼气 农民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