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本报和包河区委宣传部、大圩镇政府联合推出的“葡萄采摘团”活动成功举行。时逢周末,当日的大圩葡萄园,来往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漫步乡间小路上,两侧则是大片葡萄园,随便走进去,累累的果实便扑面而来。为避免人流高峰,早上九点就赶到大圩的本报读者,下车之后没一会,就消失在葡萄架下,两个小时之后,大家满载而归。
坐上直通车直奔大圩
临泉中路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大门前,参加周六“葡萄采摘团”的本报读者,已经来了十多人。“我从南七那边过来的,虽然路很远,但咱绝不拖后腿。”一位年长的老读者说。
当日早晨,由包河区委宣传部为活动提供的空调大巴车,也早早地来到了集合地点,车上的空调已经打开,就等读者们陆续就座了。
“晨报记者吗?一定等一下我啊,坐过站了,5分钟之内就能赶到。”临近8:00时,还在着急赶来的读者生怕车子“弃”他而去,赶紧提前给记者通了个电话。时间一到,当最后一名读者来到车上,葡萄采摘团的直通车随即发动马达,奔向了大圩葡萄园。
摘葡萄还有人迎接
大家都是有备而来。“剪刀带了吗?”“带了!”说起自己的“装备”,全车人都底气十足,如此异口同声,车内顿时哈哈笑成一片。
车子首先来到大圩镇政府,等候在这里的工作人员,登车迎接大家并引导车子驶进了阡陌纵横的葡萄园。
在大圩,车窗外不断闪过一片片鱼塘和果园,绿色的田园风光,很快让大家兴奋起来。车子最终停在了葡萄采摘点的中心区域,刚一下车,读者们直接面对着一望无际的葡萄园。
“这么多葡萄园,随便哪一家的都能进去采吗?”这个猜测没有错。在大圩,成熟的葡萄园全都对外开放着,走进葡萄园绝对没人拦,想采哪个园里的葡萄,全凭读者自己做主。
全家齐上阵,越摘越多
大圩葡萄园地域广袤,田间地头绿树成荫。葡萄采摘团的几十名队员,很快分散开来,转瞬就消失在了葡萄架下。对于如何采摘葡萄,有人早在车上就总结出了成套的经验:“一看、二尝,三托、四剪。”
“一看就是先看葡萄熟没熟,二尝就是尝尝葡萄甜不甜;三托、四剪好理解,左手托住葡萄串,右手就用剪刀剪。”
这次前来参加采摘活动的读者,很多都是家庭组合。葡萄架下,每个成员都忙得不亦乐乎。全家人还搞起了分工合作,一不留神,葡萄就越摘越多。
刘诺一小朋友刚刚2岁,她的爸爸妈妈负责剪葡萄,她居然能够勇挑搬运大任。看着她在大人的脚边忙来忙去,开心的一家三口,最后整整摘下了50斤葡萄。
活动结束时仍意犹未尽
“我告诉你,青的葡萄比红的葡萄甜。”在一处葡萄架下,读小学的小吴同学告诉记者。随后,他伸手摘下的一粒青葡萄果然十分甘甜。对这一发现,他十分得意,不过很快他又被地上的蚂蚱吸引了过去。除了葡萄,逮蚂蚱成了他上午的最大乐趣。
这次活动,大人小孩全都玩得十分开心。年龄大些的读者,除了葡萄,还买回了不少地道的土菜,大包小包地拎回车上,准备回家烧去。
11:00,全体成员陆续回到车上准备返程。短短两个小时,大家满载而归。在车上,大家纷纷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只有一个上午感觉还不太过瘾,如果就在这里吃饭,下午我们还愿意在这呆。希望这样的活动,以后还能再多组织一些。”很多读者如此说。
当天,采摘葡萄最多的是一位钱姓大姐和她的同伴,两个人在两个小时之内,光葡萄就摘了近400元的。回去的路上,她们就开始给朋友们打电话,声称“你们有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