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五原县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为两大抓手,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生产条件改善明显,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五原县项目区立地条件普遍较差,土地不平整、渠系不配套、道路不畅通成为多年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通过科学规划、大破大立、精心改造后,项目区建成了田地平整、渠系配套、道路畅通、林网成形的高标准、高质量农田,使项目区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观,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2010年项目建成后,改善灌溉和除涝面积1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年节约水量600万立方米,增加林网防护面积4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83.5万公斤,油料292万公斤,糖料238万公斤,蔬菜572万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3485万元,农民纯收入总额增加1542万元。
节约用水,增加耕地,增强了自然灾害的防护能力。2010年通过渠系配套和实施节水工程,项目区年亩节水量达到60方左右,而且浇灌方便快捷,缩短了行水期,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灌溉效率。通过清理田间积土,盐碱地改良,渠道的裁弯取直,项目区耕地面积增加10-15%;农田防护林网的配套,增强了项目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调整了种植结构,转变了经营管理方式,提高了经济效益。立项前,由于受到生产条件的限制,大部分项目区只能种植以传统农作物小麦、葵花、玉米为主。立项改造后,项目区的生产条件改善了,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了种植结构,有的项目区还发展了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土地耕作条件的改善,农民的经营管理方式也逐步由粗放型管理变成了精细化耕作,使项目区的经济效益逐年增加。
科技含量的提高,促进了增产增收。项目区内小麦、葵花、玉米、番茄的良种覆盖率达到100%,良种规模化种植、良种套种、番茄开沟起垄种植、立体化种植等新的种植模式也在项目区大面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种植业亩增收百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