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如何实现有效利用耕地与生态保护并行、粮食增产与农牧民增收并行?内蒙古“粮仓”通辽市提出,“十二五”期间对耕地进行综合治理,实现灌溉节水化,种植科学化,建设吨粮田,5年内再为国家增产优质玉米100亿斤,总产突破200亿斤。
惠农政策让民族地区受益
通辽市居住着全区1/3的蒙古族同胞147万人,生产了全区1/3的粮食,去年产玉米105.1亿斤,是全国18个年产粮超百亿斤的地市之一,也是名副其实的北部民族地区“粮仓”。
日前,记者专程赴地处“世界黄金玉米
带”的通辽市,深入5个产粮大县了解玉米高产创建进展情况。所见干部和农牧民都说,通辽农业之所以持续发展,首先得益于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的引导与支持。
据市财政局介绍,2010年国家下达给通辽市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三项总计10.68亿元,全市200万农牧民人均获补贴534元。
在该市第一产粮大县科左中旗的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田边,有关人员指着一望无际、几近一人高的玉米说,中央惠农政策尤其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让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看到了新希望。蒙古族农民于占林、李国财告诉记者,如果没有党的惠农政策支持,就不会有他们这些每家种植近
200亩玉米的种粮大户,更不会实现亩产1500斤的好收成。
中央持续不断的惠农强农政策,让通辽市这一民族地区的粮仓更加殷实,玉米单产始终保持全国最高,且发展潜力巨大。
持续增产重在“三大途径”
在科尔沁区育新镇“农业部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田埂上,市农牧业局副局长张果轮介绍说,气候与土壤条件让通辽农区成了玉米最佳种植地,玉米一直是全市的主要农作物,被誉为“铁杆”庄稼。眼前这片12750亩的农业部与科尔沁区高产共建玉米,由于投入到位,全部采用节水灌溉和“一增四改”技术(即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粗放施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改均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亩产可达2000斤。像这样的玉米万亩高产共建示范片(吨粮田),农业部给通辽市下达的任务是45片。 为充分发挥玉米种植优势和增产潜力,根据专家会同有关部门对玉米生产现状的全面分析,通辽市找到持续增产的“三大途径”——
途径之一,将现有条件好的800万亩水浇地,全部建成“吨粮田”。“吨粮田”首先是通过秸秆还田、深翻整地建成标准畦田(又称方池子),这种畦田被农牧民总结为:土细如面、埂子入线、地平如镜、寸水到头。然后实施节水灌溉,到2015年 800万亩吨粮田全部实现高标准节水灌溉,届时年可节约水量5.14亿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超过1%,并达到田林路井综合配套、旱涝保丰收的标准,可新增玉米39.76亿斤。
途径之二,对现有500万亩中低产旱田通过土地平整、打井节水,改造成水浇地后,玉米平均亩产将由现在的600斤提高到1600斤,总产量将新增50亿斤。
途径之三,对现有100万亩盐碱地、沙沼地进行改造,改造后的粮田按平均亩产1200斤计算,可新增玉米12亿斤。
采访中记者看到,所有玉米生产区域,在组织生产形式上以村为单位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播种、统一水肥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中耕,符合规范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的要求。
继续发挥政府与农民的“两个积极性”
近日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农牧业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缓解”;“开展农牧业高效节水示范,加大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支持力度”。这为通辽市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
大信屯村青年农民李志丰说,去年按照传统大水漫灌方法种植的玉米亩产1300斤,今年按照统一规划的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标准,由政府投资建了节水的膜下滴灌,玉米长势比去年好多了,亩产1600斤不成问题。
联合屯村种粮大户王福太感触更深。他说,种地20多年了,粮食产区的趋势是要规模化,但更需要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尤其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靠农民是投不起的。
通过政策、科技、资金提升农牧民的种粮积极性,5年后通辽将再增产优质玉米100亿斤,北部民族地区“粮仓”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