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510元,增长20.1%
小春粮食增产3.2%,油菜籽增产4.0%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1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09万亩,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
□本报记者 邹渠
上半年农民增收明显
记者从省委农工委、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省统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我省农村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省委农工委人士介绍,上半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0.1%,增幅同比高7个多百分点,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5.2个百分点。小春粮油增产,其中小春粮食增产3.2%,实现连续8年增产;油菜籽增产4.0%,连续10年创历史新高。生猪、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林产品、水产品全面增产增效。劳务产业提质增效,已实现劳务收入946.3亿元,同比增长12%。
这位人士介绍,上半年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力度加大。“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亭子口等50多处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向家坝灌区首部隧洞工程、寨子河水库、九龙潭水库顺利开工,水利基础建设共完成投资55亿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1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09 万亩。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新增出栏2000万头优质商品猪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
新农村成片建设也在加快推进。省级示范片所在县县域新村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新村(聚居点)建设任务过半,筠连县春风片区、绵竹清平乡等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进展顺利。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两个带动”扎实开展,带动农户面超过57%。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开工323个,新建(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057个。龙头企业培育步伐加快,农民专合组织发展到25143个,较年初增加1003个。
五大不利因素制约农村经济
这位人士分析,总体上看,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基本趋向是发展势头继续向好,发展速度继续加快,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一是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攀升。上半年,种子价格涨20%左右,化肥价格涨5%左右,配合饲料价格涨8%左右。
二是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企业用工需求越来越倾向于35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35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女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困难,农村劳务转移输出呈现外减、内增、总量略减的情况。
三是农业自然风险不确定因素增多。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会有一定影响。
四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对农产品销售形成一定压力。
五是资金投入总量仍然不足。金融服务体系仍不健全,农户、中小企业融资较难。
但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也较多:
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和强化。国家支持“三农”发展的项目投入陆续到位,各项农业补贴得到全面落实,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会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两化”互动将大大增加城镇就业吸纳能力,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大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腾飞。
农产品价格保持高位运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提高,蔬菜、水果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反弹回升,其中生猪价格一直较好,上半年均价达每公斤15.96元,同比上涨84.51%,而且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的态势短期不会改变,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
省委、省政府推进的一批民生工程加快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和民族地区重点民生工程深入实施,藏区、彝区、革命老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全面推进,为贫困地区农民带来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