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茶香花艳美乡村 特色产业富乡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21  浏览次数:8852
内容摘要:郭建平自己家里种了11亩花木,说到经济效益,郭建平说,一亩地的年收入在三四万元。随着幸福田园农民新村工程即将完工,郭建平将和其他村民一样,住进新修的农民新村里。“村镇融合于园苑之中、城乡呈现出园林之美。”美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在统筹城乡的发展进程中,我市农村利用土地整理等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不仅造就成都农村四季瓜果飘香,花树怡人的田园美景,更让成都农民通过产业持续增收致富,他们酿造的幸福生活的美酒越来越醇香绵远。

  花开时节,三五好友坐在花树下喝茶下棋;采茶季节,徜徉于成都农村的生态茶园,尽情体验茶农采茶的乐趣……成都立足生态资源和现代农业基地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促进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有效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今,成都农村的特色产业基地早已成为许多市民释放身心、融入乡野的乐园。

  A 王君贤的“茶”香

  每天骑摩托去采茶,一天就能挣两百多

  调查地点:

  蒲江县成佳镇同心社区

  收入对比:

  从年初到现在,仅茶叶收入就有四万多了

  “上午去采了一道茶,卖给公司后,我回家吃饭睡了个午觉。”昨日下午两点,记者在蒲江县成佳镇同心社区门口遇到了同心村的王君贤,他正背着茶篓,骑着摩托,准备到茶园开始下午的工作。跟着王君贤来到他家的11亩茶园,茶园已经被纳入嘉竹茶叶企业有机绿茶核心示范基地,茂密的松林下,整齐的茶垄成行成排地随丘陵地势起伏连绵,在夏日阳光照耀下,绿油油的茶树闪烁着耀眼的光泽,一派生机盎然的茶乡风光。王君贤指着茶园乐呵呵地说:“采一天茶卖给嘉竹公司,就挣两百多。这可都是我们的摇钱树啊。”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尝试田边地角种茶的王君贤,在过去可不这么想。种茶在成佳有着悠久历史,家家户户都有茶树,但是过去茶叶带给成佳农户的收益可不像现在。“一亩茶收入七八百元就差不多了。”

  如今,茶叶收入一亩接近5000元。“从年初到现在,仅茶叶收入就有四万多了。”王君贤自豪地告诉记者。茶叶真正成为茶农们的摇钱树,主要得益于成佳镇从2000年开始,引入茶业龙头企业,打造成佳“中国绿茶第一乡”,积极建设现代化茶叶产业基地。2003年成都实施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更是为成佳规模发展茶园创造了政策条件,茶乡的茶叶经济从此真正迈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家乡茶叶经济的发展,让王君贤的茶叶收入每年增加,但最让他激动的还是2005年,自己家土地纳入镇上的土地整理项目,“将老屋宅基地整理后,我家的茶园又要多出近两亩,而且没花一分钱,全家五口人分了两套房,都住进了同心社区。”在成佳镇往同心村茶园的路上,有一个漂亮气派的新型农村社区—— 同心社区,很多外地人看到这个与城市社区一般无二的楼房小区出现在偏远农村,总会觉得很惊异。这里现在居住着560多户原同心村的茶农,早上6点,如果你站在同心社区门口,你会看到茶乡一道风景,小区的居民们,有的骑着摩托,有的开着小轿车,前往自家茶园,他们的目的都是去采茶。

  现代化的小区生活,一直让王君贤赞叹不已,“水电气,电话电视网络都有,尤其是采完茶回家冲个热水澡,安逸。”王君贤的老伴更是每天晚上一放下碗筷,就去社区广场跳舞健身,享受着晚年的美满生活。“儿子媳妇在城里开店做小生意,茶园采摘旺季,我都是雇人干活了。”

  茶产业的兴旺,也联动着其他产业的发展,成佳的一三产业形成了有效互动,让老百姓受益其中。兴办茶厂的老板,办起了茶乡农家乐,让游客进茶园采茶、到茶厂制茶、在农家乐品茶,体验观光经济使收入较过去增长了5倍多。茶农出租茶园,让游客茶园一日游,茶园增值明显。现在,更多的茶乡人正围绕着茶乡的一三产业互动发展,精心设计未来,与王君贤一样,茶乡人酿造的幸福生活正在向世人展现它的醇香。

  B 郭建平的“花”艳

  现代化种花卖花,一亩地年收入三四万

  调查地点:

  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

  收入对比:

  过去跟风导致血本无归,现在现代化营销收入可观

  在温江花木重要产区的万春镇幸福村,村里95%的土地都种植了花木。作为幸福村村支书的郭建平有多重身份,他不仅是村上的党支部书记,也是一个花木种植者和花木经纪人,2010年12月起还担任了幸福田园花木营销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种植花木是温江区的特色和传统,“但现在的花木产业和从前完全是两个概念。”郭建平说,过去由于不懂市场,交通也不方便,种植花木没有现在的收入这么高,不但卖得不好,还由于花农喜欢“跟风”,市场风险很大。现在不同了,种植花木、销售花木都有合作社牵头,有花木网络跟市场无障碍对接,又通过 “一三联动”提升了产业水平,花农的光景真不是10年前可比了。

  郭建平拿自己身上发生过的事作为例子,“2000年,我种植黄树梅,亏了10多万元。”郭建平说,前一年,黄树梅卖得很火。苗子卖6角,长成后一株可以卖2元。村民们看到巨大的利润,纷纷大规模种植黄树梅,郭建平也是其中一员。结果,大伙忙了大半年,把花拉到市场上全傻眼了。由于供大于求,一株黄树梅的市场价只有2角钱。

  事后,许多村民总结了血本无归的原因:交通不便、信息不畅。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幸福村的道路首先发生了变化。2004年,一条宽8.5米的水泥路成为进入该村的主通道,起重机、大卡车可以直接开到田边。这给花木销售带来了转机,来村里购买苗圃的小车逐步多了起来。近两年,“温江花木商务网”、“中国花木交易网”等专业网站相继建成,300余家花木企业和个人在阿里巴巴、百度等电子商务平台上开设了窗口,花木信息交换更加快捷可靠。

  2010年12月6日,幸福村的幸福田园花木营销专业合作社成立。郭建平说,幸福田园花木营销专业合作社从成立到现在,已经为社员卖出价值 200多万元的花木。平时客商一般先在网上联系,再实地来选购,合作社的桂花和地被植物是当前的热销品种。以前社员种植的花木品种比较乱,没有形成规模,合作社成立后,对桂花进行标准化种植和立体化栽培,在桂花下利用有效空间种地被植物,农户收入增加了。

  郭建平自己家里种了11亩花木,说到经济效益,郭建平说,一亩地的年收入在三四万元。随着幸福田园农民新村工程即将完工,郭建平将和其他村民一样,住进新修的农民新村里。“村镇融合于园苑之中、城乡呈现出园林之美。”美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郭建平说,新房7月底就开始交房,估计今年9月就能住进新居,自家的三层小楼共有11个房间,一三产业互动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村里引进了两个主题酒店,以这些酒店作为龙头,村民们家里多余的房间将被整合出来,用于接待游客所用,为村民带来持续性财产收入。

  本报记者 洪继东 李娟 文/图

  新闻链接

  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我市将发展特色产业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新农村示范片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相结合,结合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集成项目、资金、技术,通过以点带面,不仅促进全市现代农业向高端发展,而且为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市在《成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11-2015)中明确了蔬菜、伏季水果、茶叶、猕猴桃、生猪家禽、优质粮油、中药材、食用菌、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目标, 围绕十大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特色产业,引导农户采取股份合作、租赁、转让、抵押融资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吸引有实力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等多种方式,着力打造生态有机农业示范亮点。力争2012年年底前使全市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十二五”末达到40万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茶香花艳美乡村 特色产业富乡亲”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721/1188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