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猪肉价格走势为何跌宕起伏 “高烧”的肉价看涨到明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06  浏览次数:8769
内容摘要:猪肉涨价,是影响CPI走高的重要因素。未来,生猪价格会呈现怎样的走势?是继续攀高,还是高处不胜寒,已到这一轮的波峰?在跌宕起伏的生猪价格波动背后,主要动因是什么? 记者就这些问题,日前采访了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相关负责人。 三年来走势: 一年一“拐

猪肉涨价,是影响CPI走高的重要因素。未来,生猪价格会呈现怎样的走势?是继续攀高,还是高处不胜寒,已到这一轮的波峰?在跌宕起伏的生猪价格波动背后,主要动因是什么?

  记者就这些问题,日前采访了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相关负责人。

  三年来走势:

  一年一“拐”“W”形跌宕起伏

  在省畜牧食品局市场信息中心,记者看到了一套生猪价格监测预警系统。该中心主任钱亮介绍,这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省级监测系统,覆盖了省市县三级,数据源头全部来自生产一线,所以真实而权威。该系统从2008年5月份投入使用,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

  在该套系统导出的一张表格中,记者直观地看到了一个类似“W”形的曲线图,“这是从2008年5月到目前的一张总体走势图,明显可以看出,以前是三年一个周期,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年一个‘拐’。”循着这张图表走势,钱亮讲述了近三年来我省生猪价格的变化过程。

  2007年,国家为了鼓励生猪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使得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导致2008年生猪存栏量陡增。2009年春节过后,进入生猪价格的正常调整期,但存栏数量激增,使得下滑趋势进一步加剧,正常年份春节过后两三个月的调整期,一直延续到6月中旬。2009年国庆过后,猪价进入震荡阶段,部分游资开始退出,或者减少存栏量。随着前期存栏量逐步释放,2010年春节过后,猪价又一次进入下跌态势,一直延续到6月下旬。社会资本基本撤出了,养殖户的补栏也更加谨慎。两个效应叠加,导致当前存栏数量的锐减。

  “2009年、2010年就是两个典型的‘V’形。”钱亮表示,因为社会资本的集中涌入又大量退出,使得猪价波动周期更短、频率更高。综合前三年的市场变化,目前猪肉价格一路攀高的主要原因还是供给减少。

未来预判:

  成本高企价格仍将震荡上行

  除了供需矛盾,记者也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

  2008年6月猪粮比最高为7.56:1,猪料比最高为5.37:1;2009年6月和2010年6月是全年的最低月,最低猪粮比分别为4.73:1和3.84:1,最低猪料比为3.09:1和2.94:1。今年6月最高猪粮比为7.33:1,最高猪料比为5.56:1。但2011年6月的玉米、配合料分别较2008年6月上涨了24.74%和14.76%。

  “成本助推也是造成价格高企的另一个原因。”省畜牧食品局生产科教处处长富刚表示,尽管目前猪价高,但因为成本上涨,出栏一头肥猪的获利水平也仅在300元左右,仅属“正常偏好”水平。

  记者从四川德福隆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禄强那里了解到,以饲料中占比最高的玉米为例,2008年每公斤玉米价格为1.9元,当前为2.37元;去年一头仔猪的价格在350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了800元;此外,随着散养户的退出,之前不计入成本的劳动力成本也成了规模养殖户的支出大头,去年每个工人的月工资为900-1200元,现在已经涨到了1500-1700元。

  “成本降不下来,猪价不可能降。”唐禄强表示。

  在分析后市走势时,钱亮认为猪价“仍将震荡上行”,除成本因素外,主要还是供求矛盾。因为今年上半年补栏的母猪要明年才能产仔,仔猪育肥出栏又等到明年节后,因此,在短时间内“高烧”的肉价仍不会降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猪肉价格走势为何跌宕起伏 “高烧”的肉价看涨到明年”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706/1040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