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山西:开源扩面节水增效解农田“口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01  浏览次数:83302
内容摘要:山西:开源扩面节水增效解农田“口渴”

  新华社太原6月29日电 正在收打麦子的山西稷山县稷峰镇下柏村村民马选果说:“政府帮我们引来了黄河水,去年到今年,我家7亩小麦浇了三遍水,而且黄河水的养分比地下水好,小麦平均亩产也比去年增加了100公斤以上。”

  下柏村的几百亩麦地因为深井水位下降,在四、五年前由水地变成旱地。去年当地政府实施引黄工程,又使这些旱地变成了水地。近年来,六成以上耕地是旱地的山西省通过开源扩大浇灌面积、节水提升灌溉效率等农田水利建设方式,逐渐夯实现代农业生产基础。

  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说,“十一五”期间,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安全,该省按照“用好老灌区、建设新灌区、改造和修复旧灌区”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快大型灌区建设步伐,夹马口北扩、北赵引黄两座百万亩大型灌区相继建成通水,十大灌区和六大泵站更新改造加快推进。与此同时,出台并全面落实了灌溉电价水价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灌溉积极性。

  数据显示,山西省引黄灌溉用水量由2005年的1.2亿立方米增加到去年的5.8亿立方米。实灌面积连创新高,于去年达到1713万亩,较“十五”末净增513万亩,创历史最好水平。

  在开源扩面的同时,山西省开展了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灌区节水改造等为核心的农田节水工程。地处汾河灌区的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近两年围绕灌区骨干工程开展末级渠系配套,将过去跑冒滴漏严重的土渠“穿”上了结实靓丽的水泥“外衣”。县水利部门负责人说,目前全县已完成输水管道更新改造118.9公里、渠道防渗188公里,使区域内输水渠道防渗率达到6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0.15。

  山西省表示,“十二五”期间,该省将加快推进5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五年内完成5万公里灌溉末级渠系建设,每年省级财政拿出2亿元予以补贴。与此同时,继续实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六大泵站更新改造,完建和新建一批骨干灌溉工程,启动一批中小型灌区改造,全面启动西山沿黄145处提黄灌溉工程,并建设一批“五小”水利工程。

  潘军峰说,通过上述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实施,力争到2015年,使山西省新增实灌面积300万亩,达到2000万亩,实现农业人口人均一亩水浇地目标,并将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为农业现代化夯实基础。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山西:开源扩面节水增效解农田“口渴””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701/986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灌区 山西省 旱地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