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山东:阡陌融情好耕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30  浏览次数:81271
内容摘要:山东:阡陌融情好耕田

    6月的齐鲁大地,青黄相间,小麦陆续收获,玉米、花生、果蔬长势正旺。在如诗如画的田野里, 农村土地整治万里行 采访团所见所闻,充盈 土地整治、综合治理、保护农田、科学发展 的声浪,更有切切实实的行动,让农民满意的成效。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庆坤介绍说,2000年以来,山东省坚守耕地红线,优化用地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共投入资金170亿元,整治土地面积1194万亩,增加农用地面积472万亩,连续10年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净增耕地面积10万亩。

  浇地只需按一下遥控器

  昔日沟壑叠连坡,支离破碎路泥泞;今日沃土广袤地,放眼粮蔬如画屏。 肥城市副市长孙其昌在诗作《国家基本农田示范区感怀》中如此写道。他向记者介绍,自2008年肥城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省投资重点项目以来,投资5970万元,在桃园、王庄两镇15个行政村整治土地面积3万亩,新增耕地944亩。

  王庄镇郭辛村党支部书记郭泗国告诉记者,村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土豆,因为产量低不成气候,销售不稳定,收入、效益上不去。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项目实施后,全村490多户普遍采用 两菜一粮 套种模式(玉米+土豆+白菜),种、收实现机械化,浇地只需 按一下遥控器 ,去年每亩纯收入达8000元。尤其是乡村道路畅通以后,大大方便了外地客商上门收购,规模化种植形成特色基地,销路不再成问题。现在村民外出务工的很少,重新找到了种地的甜头。

  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是王庄镇示范区土地整理项目的主要特色,通过配套安装遥控取水装置,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贯通、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新格局。王庄镇镇长唐爱云说,项目实施后,农民专门种粮(一季小麦和一季玉米)的亩收入也能翻一番。老百姓参与项目建设投工,还能获得劳务收入。

  在项目区带动下,桃园镇8万亩耕地已有一半完成综合整治。该镇里留村村支书田洪建告诉记者,他家原有6块地共8亩,过去粮食产量低,收成仅能 赚个粮食吃 。土地整治后,6块小地变成了4块大地,由于水利设施配套完善,现在种植土豆、玉米1亩地能收入5000多元, 今年这么旱,庄稼没受影响。 

  一次投资可以受益几十年

  山东省人均耕地不足1.2亩,人多地少、土地供需紧张,一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 钢城 莱芜更是如此,人地矛盾非常突出。穷则思变。几年来该市通过实施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实行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整治,不仅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改善了土地利用结构,而且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保证了耕地总量动态增长。

  莱芜市副市长张作平向记者介绍,该市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土地整理项目主要位于莱城区,2009年开始实施,涉及2个镇13个行政村,整治面积近2万亩。项目实施后,土地利用率达到100%,净增耕地616亩。项目区内整理后的地块,均达到地面平整、外有堰埂、田块规则、土层深厚、设施完善,满足机械作业、灌排、农作耕种要求,成为保土、保肥、保水、旱涝保收的标准农田。再加上大力推广和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耕地质量得到全面提高,耕地产出率大大增加。

  张作平算了一笔账,项目耕地每年综合增产效益为493万元,林业每年增纯收益23万元,两项合计年增纯收益516万元,7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土地整治,一次投资,可以受益几十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厉家寨精神 的时代传承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省对土地整治有着长久的渴望和优良的历史传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临沂市莒南县厉家寨村人民在瘠薄的山岭地上,经过叠地、深翻地和 二合一 、 三合一 梯田改造、 三化 (水平化、绿化、水利化)园地,累计整理土地1.8万多亩,粮食亩产量由80多斤提高到360多斤,提前10年实现国家粮食发展纲要目标。

  几十年来, 厉家寨整山治水精神 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临沂人,发扬传统,开发整理土地,并为临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提供了较为成熟的模式。2006年以来,临沂实施土地整理项目732个,整治面积8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8万亩,新增耕地面积14万亩。

  莒南县文疃镇、涝坡镇在实施土地整理之前,土地瘠薄,不成方不成块,无道路无水源,靠天吃饭,粮食产量低。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区水浇面积达到80%以上,土地深翻平均60厘米以上,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小麦、玉米、花生等粮油作物平均亩增产40%以上,农民人均亩增收450多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山东:阡陌融情好耕田”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630/979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土地 耕地 示范区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