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市农委农业处会同市农业推广站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全市水稻栽插情况进行工作检查和技术指导。从掌握的情况看,截至6月24日,全市已栽插水稻面积157.1万亩,占计划任务的96%左右,比去年进度快6个百分点,估计在6月底之前全部栽插完毕。今年全市水稻生产开局良好,受干旱影响较小,主要是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在当地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情,积极主动开展抗旱、育秧、保苗工作,充分抓住利用近期雨水充沛的有利时期抢插抢栽。主要有四方面特点:
一是明确主推品种,优新率进一步提高。以省农委“四主推”推介品种为重点,扩大示范推广“武运粳23、南粳45、镇稻11号、宁粳3号”等优新品种,预计优新粳稻品种面积达95万亩以上,占粳稻种植面积的75%以上,比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水稻新品种“南粳5055”示范面积迅速扩大,并实行了千亩连片订单种植和产业化开发。
二是机插秧面积进一步扩大。在商品化集中育秧项目的推动下,今年全市机插秧面积迅速扩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市机插秧面积近60万亩,约占水稻总面积的37%。
三是水稻移栽期相对集中,苗情基础较好。今年入梅时间与全市水稻移栽时间基本同步,雨水充沛,适合水稻大面积栽插。据调查,全市大面积水稻移栽期集中在6月5日―20日,这个阶段的光、温条件和土壤墒情等较适宜水稻移栽,使秧苗植伤较轻,缓苗期缩短,扎根活棵快,苗情转换较好。
四是各地高产创建工作力度加大。今年高淳、溧水、江宁、浦口、六合五个区县共承担了部、省级水稻高产增效万亩示范方22个,其中高淳县实行了整县推进,六合区金牛湖街道和溧水县和凤镇2个街(镇)实行了整街(镇)推进,加上市、区(县)、街(镇)的各级示范方,预计全市水稻高产创建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25%以上。为深入推进和扎实做好这项工作,成立了市农委副主任戎新祥为组长的水稻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处、推广站、种子站、土肥站、植保站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成立了南京水稻高产创建技术指导小组。各区县对万亩高产增效示范片创建工作都十分重视,精心选择实施地点,加大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力度,示范片内全部推广优质水稻品种,积极采用机插秧和精确栽培技术,采取以合作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化服务,这对水稻大面积生产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前期受旱影响,水源比较紧张,集中育秧面积较大的部分地区,开栽期推迟,使最后批次的机插秧水稻栽插偏迟或者出现超秧龄移栽现象,部分地区直播稻面积有所扩大。
针对当前水稻生产情况,突出一种就管,一着不让地抓好水稻田管理工作,为秋粮丰产丰收夯实基础,具体抓好四项技术措施:
一是做好水稻栽插扫尾工作。充分利用当前梅雨期间有效降水,栽满种足,扩大水稻(包括瓜后稻)种植面积,过了6月下旬后,按照水稻精确高产高效栽培的要求,已不是单季晚稻的最佳移栽期,须在6月底完成水稻移栽工作。对于正在移栽的水稻,由于移栽期已经偏迟,要适当增加栽插密度和基本苗。机插秧要保证1.8万穴/亩以上,每穴4苗,基本苗7万亩以上;对于手栽旱育秧,要保证1.9万穴/亩以上,基本苗8万亩以上。
二是合理施好分蘖肥。移栽稻(无论机插秧还是手栽秧)返青活棵后(移栽后5-7天),要及时施好苗肥。一般每亩用尿素10公斤左右。对于机插秧,由于秧苗小,要坚持两次施用分蘖肥。第一次在机插后4-5天,每亩用5公斤尿素,第二次在移栽后12-14天,每亩用8公斤尿素补施一次。
三是及时抓好病虫草综合防治。做好病、虫、草等发生规律的预测预报,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当前要高度重视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防治和大田化学除草工作。
四是加强苗期水浆管理。移栽至返青坚持灌水护苗,水深保持在3-5厘米;分蘖期坚持浅水勤灌,以水调气,以水调肥和以水调温,促进植株快发多长。当前梅雨期间,暴雨频发,田间要清理好内外三沟,防止积水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