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419.7公斤不少了,要知道这是套种,从种到收总共70来天。”怕记者觉得数字不“刺激”,汗流满面的包家爱忙不迭地解释道。
6月14日上午,在上思县昌墩农场三队的一块甘蔗地,县农业局正组织人员对首次套种的“农甜88”甜玉米进行测产。包家爱是该县农技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当日的测产结果令其大喜过望。据测算,该县甘蔗套种的普杂玉米、糯玉米均获丰收,单产比甜玉米还要高。
上思县是糖业大县,甘蔗种植面积已达57万亩。但当地的农业技术人员发现,甘蔗的行距一般在1-1.5米,可以套种作物。由于上思地处十万大山北麓,暖湿气流受大山阻隔,致使该县成为广西降雨偏少的地区之一。所以,在当地大面积套种粮食作物,只能选择玉米这种耐旱作物。但是,问题又来了,搞农业的人都知道,教科书上写得清楚:高秆作物是不能套种高秆作物的,而甘蔗与玉米均属高秆作物。怎么办?技术人员发现,甘蔗虽属高秆作物,但它早期生长比较缓慢,如果选择生长周期较短的玉米品种套种,行不行呢?2008年,他们开始进行甘蔗套种玉米试验。为了推广此技术,该县农业部门多次举办专题培训班。为了降低群众的风险,县里一律免费提供玉米种子、农膜等,还给示范户发放了肥料。从播种到收获,县乡农技人员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经过不断摸索,甘蔗套种玉米试验最终获得成功。自治区农业厅专门在上思召开了现场会,并发文向全区推广此项技术和经验。农业厅厅长张明沛称甘蔗间套种玉米是对教科书和传统理论的突破。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绍江等专家,曾专程到上思考察甘蔗套种玉米情况,并给予高度评价。
今年该县甘蔗套种玉米达20万亩,按亩产150公斤(干粒)计算,可生产玉米3000万公斤,每公斤2.4元钱,产值约7200万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约360元。这还不包括出售玉米秸秆的收入。不仅如此,此技术的推广还将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积极影响。15日晚,中国农业大学玉米研究中心教授陈绍江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指出,甘蔗套种玉米技术的成功及推广,在广西这类人均耕地较少的地方很有意义,具有广西特色,不失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一条新路子。广西现有1580多万亩甘蔗,不要说是全部,就是上思周边地区能推广此项技术,即在不影响或少影响甘蔗生产的前提下,套种玉米或其他耐旱作物,可生产更多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