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0年间,四川省西昌市西乡乡柏枝树村富了。
宽敞的柏油马路取代了过去“天晴一包灰、下雨一滩泥”的村道,整齐别致的农家别墅挤走了昔日灰头灰脸的土木房,家庭影院、时尚家具、电话手机、燃气灶、摩托车……原来城镇居民才有的生活,已悄然步入这里的寻常农家。
柏枝树村的当家人姚增荣却“穷”了。伴随着全村富裕的轨迹,是这个过去赫赫有名的致富能手相对收入急剧下降的过程,他早已退出方圆几十里的“富人排行榜”,在村里充其量也只能被划为普通人家。
“姚书记心甘情愿放弃赚大钱的机会,一门心思带领我们群众苦干实干,才让我们这个远近有名的穷村变成人人羡慕的小康村。”村民曾广芬一语道出了全村人的心声。
柏枝树村地处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的安宁河畔,1992年以前却是出名的“穷村”―――人均年纯收入仅有340余元,村集体还背着3万元的银行债务。“我村就像和尚头,家里没有半点油,学校操场好放牛,要生娃娃最自由。”这便是当时柏枝树村的真实写照。
1992年,在全村群众的殷切期望中,村里38岁的小能人姚增荣毅然撂下自己正红红火火的个体经营事业,走马上任村党支部书记。
结合柏枝树村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优势,姚增荣积极引导农民开展特色种植业。他出资1400多元,借放电影之机播放有关科学种植科教片。他还跑前跑后,引来了明日风花卉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此落户。一时间,花卉、芦荟、鲁梅克斯草、早熟蔬菜等种植在柏枝树村蔚然成风,形成基地化、规模化。
“馒头就比小麦贵,我们为什么不把本地丰富的砂石资源加工成水泥砖、下水管道等产品来赚钱呢?”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6月,有全村经济“顶梁柱”之誉的砂石加工厂终于投产。
如今,柏枝树村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基础,村办企业为龙头,种养业为两翼”的经济发展格局。短短10年时间,柏枝树村年人均纯收入就增长了6倍多,达到了2600多元,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近3000万元,村集体积累更是达到160多万元。
谈起个人得失,憨厚的姚增荣笑笑说:“我看着3000群众人人赚1万,比我一个人赚100万更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