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渭南市夏收基本结束,夏播进入尾声。截止6月20日统计,全市2万亩夏杂和21.4万亩油菜已全部收获完毕,收获小麦481.83万亩,占应收面积的99.7%。播种秋粮282.32万亩,其中玉米266.45万亩,豆类15.63万亩,薯类、糜谷等0.24万亩;播种秋油10.02万亩。
分析今年的三夏生产形势,有以下特点:一是夏粮丰收已成定局。从前期的田间调查和近期各地干部群众的反映情况看,今年夏粮长势良好,群体适宜,穗粒数增加,尤其是颗粒饱满,丰收已成定局。二是收获期明显推迟。受冬春连旱和4月份低温影响,小麦收获期较常年推迟10天左右。三是机收面积大。全市组织了7000多台大型收割机投入三夏生产,促使机收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全市今年小麦机收比例达到90%以上,较上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四是收获期缩短,夏收、夏播、夏管时间短,任务重,三夏争时、争机、争劳矛盾突出。
总体上,今年三夏工作进展顺利。但由于5月下旬以来,渭南市持续干旱少雨,部分地方旱象抬头,尤其是北部旱塬地区旱情有所加重,对夏播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从近期调查情况看,受干旱影响,一些已播晚秋作物出苗困难,北部合阳、澄城、韩城等县市区夏播进展缓慢。因此,建议各地一是加强已播晚秋作物管理。对已出苗田块,及时间苗、定苗,查苗补缺,确保全苗。对因旱出苗极差田块,指导群众雨后适时翻种。二是旱塬地区要加大抗旱播种力度。采取造墒播种、带水点播等措施,确保玉米等秋粮作物按期播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雨后有利时机,组织群众抢墒播种,尽力扩大夏播秋粮面积。同时,根据旱情发展,指导群众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糜谷、萝卜等小日月作物,尽力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