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山东:从“耕地”到“耕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21  浏览次数:81228
内容摘要:山东:从“耕地”到“耕水”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山东抓住水利建设的薄弱环节小型农田水利,精耕细作,变 耕地 为 耕水 ,疏通田间毛细血管,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

  收获、播种、浇灌,5亩小麦,德州市齐河县农民赵献法用了不到一个上午就轻松完成了,对他来说,今年 三夏 已经变成了 一夏 。

  德州市齐河县西赵村村民赵献法说,我这不割了麦子,接着就种上玉米,接着就浇上水,最关键是现在浇水太方便了,拧开水龙头接着就浇水,它就跟吃自来水一样。

  赵献法灌溉用水就来自100多米远的徒骇河,然而,守着这么近的水源,过去浇水费时又费力。两个劳力,连安装(泵)带浇灌得用两天时间。

  老赵头疼的事也是国家一直关注的。2009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目的只有一个,打通农田水利 最后一公里 。一年后,经过公开竞争,赵献法所在的齐河县入围小农水重点县,随之而来的是中央、省市县3200多万的财政投入,由此也撬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兴修泵站、铺设管道,一场小农水会战迅速展开。

  德州市齐河县副县长滕俊国说,纵向来说,各级财政加大投入,横向来说,我们整合了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等7000多万用于小农水建设,合纵连横,争取发挥小农水项目最大效益。

  资金捆绑使用,规划系统推进。

  在齐河县小农水建设规划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资金来源的项目经过整合后,集中连片实施,整体推进,确保产生规模效益。

  赵献法并不知道,这一年,明渠暗管、地上地下两张输水网络已经覆盖了齐河近5万亩耕地,他只知道,今年初,他和大伙的麦地通上了输水管道,在秋冬春连旱的情况下也没喊过渴。

  德州市齐河县西赵村村民赵献法说,去年我的麦子打了1000斤,今年打了1100多斤,今年我秋季的这个玉米又有保证了。

  不仅用水有保证,农民还能省水省钱。

  德州市齐河县水务局局长李开军说,原来群众一亩地浇一遍水要用100方水,现在最多70方,能省10块钱。

  从 耕地 到 耕水 ,三年来,山东从国家粮食产能大县中遴选了60个重点县进行小农水建设,这60个县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3%,粮食产量占全省的74%。三年来,60个重点县累计投入资金24.3亿元,新打机井1.17万眼,铺设输水管道1.4万公里,增加蓄水引水能力4.2亿立方米。

  山东省水利厅农水处处长唐传义说,这些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产条件,使一大批农田变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大旱之年效益非常明显,这60个县预计能够增产小麦6亿斤。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山东:从“耕地”到“耕水””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621/871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齐河县 德州市 小农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