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在淇县南阳粮油贸易中心。淇县北阳镇王庄村农民张中将满满一拖拉机晒干扬净的麦子拉到这里。十几分钟后,过磅员小李递给他一张卖粮结账单,张中一看:3652公斤。他对身边的妻子说:“我就说今年的收成错不了。”
“你这是几亩地的麦子?”记者问。
张中:“六亩。”
“每亩合600公斤还多呀?”记者在心中算了算。
张中:“可不是咋的,我这六亩地和前两年九亩地收的一样多。”
张中说,他家原来种了九亩地,由于地里不通电,加之机井少,每次浇地都需要开着拖拉机、拉着离心式水泵到自己的地头儿等,全村的土地浇一遍水至少需要20天,往往因此耽误了最佳浇水时间,那时候每亩产量一直徘徊在400公斤上下。
前两年,国家修高速铁路,他家的三亩地被征用,家里收的粮食就更少了。去年,县里在王庄村和邻近三个村庄搞中低产田开发,他家的六亩地被列入开发范围。短短几个月时间,农田里修了路、架了电线、每50亩地一眼井、机井里还安装了潜水泵。去冬今春天气虽持续干旱,但张中先后为小麦浇了三遍水,一点也没有耽误事。
“其他村民的小麦收成怎么样?”记者问。
张中:“都不赖,都是600多公斤,有的还达到了700公斤,不过那是少数。”
据淇县农业局总农艺师张军庆介绍,虽然去冬今春严重干旱,但由于淇县水利基础设施好,浇麦及时,加之实行配方施肥和良种统一供应,全县30.8万亩小麦较去年增产300多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