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通过优越的生态地理环境优势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壮大基地规模、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区域化布局,推进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畜牧产业化经营进程,初步形成了奶业、生猪、肉兔、鹌鹑、山地鸡等产业化链条,使畜牧产业呈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奶牛产业
1. 加工企业。眉山奶业发展起源于70年代末的四川省阳坪种牛场带动而生,经过30多年的持续发展,现已由初始100余头奶牛,经过引种、改良发展至目前的7.2236万头奶牛。因奶牛产业的快速发展,省外大型乳品加工企业蒙牛集团来了,2007年,蒙牛集团投资3.20亿元,新建16条乳品生产线,年设计加工处理鲜奶能力达24万吨;省内的新希望、菊乐等知名乳品加工企业来了,投资0.67亿元,引进先进的乳品生产线15条,设计年加工处理鲜奶能力达14.30万吨。2010年眉山乳品加工企业实际加工乳品12.20万吨,产值7.5亿元,其产品销往西南大部分省、市、县。
2. 基地现状。全市奶牛存栏量为7.2236万头,其中能繁母牛存栏4.6024万头,主要品种为从新西兰引进的优质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黑白花奶牛。建成存栏规模10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小区)65个,奶牛饲养户达120户,建成存栏20―100头的规模场(小区)130个,机械化挤奶站195个,收奶站37个。规模场(小区)全部实行了机械挤奶,眉山奶牛机械化挤奶面达98%以上。全市基本形成了以洪雅县为重点的奶牛产业带,产业带内奶牛存栏量占全市奶牛总量的85%以上。
二、生猪产业
1. 加工企业。眉山现有金锣、美好、玉泉、碧海、银丰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重点生猪屠宰加工企业,设计年加工能力为屠宰生猪260万头。2010年实际屠宰生猪86.70万头,加工肉制品3.45万吨,精深加工香肠、火腿肠等高低温食品3.60万吨,外销分割肉5.30万吨,实现产值98.9亿元,产品销往香港、广州、北京等大中城市。
2. 基地现状。眉山市现有种猪场13个,存栏种猪8135头,初步形成了曾祖代――祖代(纯种)――父母代――商品代的四级“A”字型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年供种能力达37774头。建成了地方保护良种猪――雅南猪生产基地。累计建成出栏规模100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小区)8个,出栏10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小区)144个,年出栏养规模5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25518户,规模化养殖所占比重达到60%以上。2010年全市出栏三元杂交商品猪453.53万头,占全市生猪出栏总量的70%以上。
三、肉兔、鹌鹑产业
近年来,眉山市肉兔、鹌鹑产业飞跃发展,在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四川九升食品有限公司东坡区九升兔业、云阁鹌鹑专业合作社带动下,积极引导农户大力发展肉兔、鹌鹑养殖已初具规模。现已建成10个肉兔养殖示范基地,带动养兔农户700余户。在东坡、洪雅、仁寿、夹江等建成6个鹌鹑服务站,8个鹌鹑专业村,发展合作社成员120户,带动养殖户600户,养殖鹌鹑200余万只。2010年合作社成员饲养肉兔出栏43万只,实现收入93万元,盈利56万元,成员每户分红利1500元。饲养鹌鹑实现收入900余万元,年户均增收4万元左右,其中养殖大户年获利近10万元,一般小户获利万元以上。
四、林下鸡产业
眉山市为进一步开发林地资源,优化现代畜牧业产业结构,推动种养结合循环经济发展,按照“优化结构、提质增效、适度规模、标准养殖”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利用全市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地鸡产业,着力带动了饲料生产、种禽场、养殖农户增收致富。眉山林地鸡产业群已逐步成为养殖农户创收的重要途径。眉山市目前已发展年出栏1000只以上林地鸡养殖户3900余户。经测算养殖农户每饲养一只林地鸡除去各项成本,获纯利15―30元,养殖户一年出栏2批林地鸡,按1000只计算,每年获纯利2.5―3.0万元。据统计,2010年眉山市累计饲养林地鸡480余万只,产值达9600余万元。为切实做强做大具有眉山特色地理标志林地鸡,创响品牌,积极推进“公司+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扶持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带动更多的养鸡农户致富。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加快林地鸡养殖业发展的通知》(眉府办〔2011〕46号),从技术服务、质量标准、疾病防控、市场流通、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目标、工作举措,市财政并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林地鸡发展,金融部门将规模养鸡户3万元以内的贷款纳入了小额信用贷款范围。眉山市政府2011年规划饲养出栏林地鸡1000万只以上,实现产值2亿元。以生猪、奶牛、家禽产业共同飞跃,推动畜牧业上新的台阶。
五、以产业化链条带动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近年来,眉山市以发展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试点市,打造现代畜牧业强市为契机,始终把产业化链条带动产业化经营贯穿于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之中,通过紧紧围绕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狠抓结构调整、加快机制、体制创新、形成了以下几种畜牧业发展类型。
1. 主导产业带动型。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大力调整畜牧产业结构,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产品),逐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如洪雅县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围绕乳品生产、加工的强大优势,结合当地农户惯于饲养奶牛的习惯,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加快以奶牛养殖为重点的示范小区建设,形成了一大批奶牛专业乡(村),奶牛产业不仅实现了整体换代升级,而且提高了畜牧产业化发展水平,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养殖收益。在洪雅“户养10头牛,三年建个小洋楼”已传为佳话。
2. 龙头企业带动型。主要是以畜产品加工、冷藏、运输等企业为龙头,围绕一项产业或产品,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如东坡区万家好饲料、种猪繁育有限公司,依托公司10多年的养猪经验、技术优势,向合作社成员提供优质种猪,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上门技术指导等使养殖户在饲养良种猪方面少走了弯路,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近两年来,公司每年向社员提供种猪2000余头,对社员每头二杂母猪优惠100元,并对热衷养猪但又特别困难的农户实施补助购猪,目前已对困难养猪农户优惠让利达2万余元。同时出重资积极开展养猪技术培训,现已累计开展培训200多场次,培训养猪农户6000多人次,培训费用累计支出20多万元。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产品生产者结成了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切实建立起了“利益同享、风险共担、保底收购、利益返农”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
3. 合作社(专合组织)带动型。以劳动联合、资产联合、技术服务为合作方式,自愿组成群众性经济组织,以合作社和专合组织为依托,架起了畜产品通向市场的桥梁。如青神县众鑫养兔专业合作社,严格按照“六统一”(统一圈舍标准化建设、统一供种、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防疫、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产品销售),加强养兔户管理,不仅极大的降底了投资成本,而且合作社与养兔成员户之间结成了合力强大、风险共抗、利益最大化的共同联盟体,有力地推动了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经营效益的提高。
4. 农村能人带动型。他们不仅大力鼓励和扶持农村专业大户发展专业化生产,而且充分发挥能人效应,鼓励和支持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能人,带动产业发展。通过能人带动,实行集中组织专业化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体化经营。如被眉山市人民政府授予“2010年度全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殊荣的洪雅县青羌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450万元,联合槽渔滩镇28个村3000户农户,按照“六统一”从事优质地方土猪――雅南猪(即:统一种源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防疫、统一饲料配方、统一出售渠道)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0年合作社成员实现人均纯收入2万元,所生产的雅妹子牌猪肉系列产品除川内外,已远销北京、西藏、重庆、香港、台湾等,深受各界人士的青睐和好评,目前,产品已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