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县早稻育秧期间天气冷暖起伏较大,出现了严重的倒春寒,加上春旱缺水,致使早稻秧苗生长期及插秧时间比往年推迟半个月左右,每亩的基本苗数比上年偏少。要夺取早稻的丰产丰收,必须切实抓好中后期的田间管理,以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
一、科学管水:在田间够苗时,进行适度晒田;进入孕穗、抽穗期,田间必须灌浅水,不可断水;齐穗后进入灌浆期,做到田间干干湿湿,以湿为主,视情况灌1-2次跑马水,直到收前3天才可断水。
1、抽穗扬花期:这时期水稻对水分较敏感,田间必须保持浅水层,不可断水,掌握2-3天灌一次薄水,灌后待自然落干后再灌,使土壤中水、气交替,增强根系活力。若在晴天气温高达30℃以上时,必须日灌夜排,以降低田间的温度;遇阴雨天气要注意排除渍水,防止淹水引起的根叶早衰。
2、灌浆成熟期:这时期也是水稻需水较多的时段。这期间若缺水,或断水过早,易导致叶片早枯,光合作用减弱,养分向谷粒输送受阻,影响籽粒饱满,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但长期保持水层土壤通透性差,对根系不利,宜采用水层与湿润相间的灌溉方法,即灌一次浅水层,待自然落干后湿润1-2天,再灌上浅水,如此干湿交替,直到成熟前数天排干水,有利于养根保叶,促进光合作用和灌浆物质的运转,增强千粒重。
二、巧施穗粒肥:在施好基肥、苗肥的基础上,适时适量施好穗肥,看苗补施粒肥,以满足中后期禾苗对养分的需要。①有利于维持根系的活力,延长根系寿命,防止茎叶早衰。②提高叶片氮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的能力,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穗粒肥除了在孕穗(以幼穗分化4期-5期最合适)、破口期施用外,也可在齐穗期或灌浆期施用。可采取土壤施肥,也可采用根外喷施。穗粒肥施用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引起贪青、晚熟,甚至造成通风透气不良,引发病虫害滋生,降低产量。因此,这阶段必须“三看”进行追施穗粒肥。
1、看土壤施用:凡是肥力高,基肥足,土壤供肥能力强的田块,穗粒肥可少施或不施,反之则多施。
2、看苗施用:幼穗分化期,早上叶片不披露水,中午叶片挺直,叶色淡赤,可适量追施氮肥,一般施尿素2-3公斤;孕穗期叶色有退淡的,在抽穗前2-3天,可再施一次粒肥;如果生长较旺,叶色不退淡的,可增施磷、钾肥,每亩施复合肥4-5公斤。进入灌浆期,看苗补施壮粒肥,这时根系吸肥能力减弱,可采用根外追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两,尿素3两加水60-75公斤于下午3时后喷施,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3、看天气施用:多雨的天气应少施,晴天可多施,如果叶片披叶,又少日照的不能施。
三、防治病虫害:要做好早稻二病三虫防治工作。即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细条病的综合防治,及时根据当地病虫情报,选择对口农药,适时适量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一些老病区及感病品种要高度重视稻瘟病的预防工作。要结合破口抽穗期防治“白穗”为中心,加强田间调查测报,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早抢晴喷药做好病虫害防治。防治稻瘟病可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g或40%富士1号乳油100ml兑水50-60kg喷雾防治;防治白叶枯病及细条病可选用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150g或20%龙克菌悬浮剂100g加水60kg喷雾;防治纹枯病可选用5%井冈霉素水剂200ml加水60kg喷雾;防治螟虫、卷叶螟可选用5%锐劲特悬浮剂30ml或40%毒死蜱乳油60ml或18%杀虫双水剂250ml加水50kg喷雾。
四、适时收获:早稻收获偏早或偏迟,均影响早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别我县早稻收获期间经常伴随着连续高温、暴雨等恶劣天气,易出现穗发芽而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因此,各地应积极组织收获,大力推进机械收割,提高收获效率,促进早稻颗粒归仓,同时为晚季生产预留更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