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改善民生:金山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16  浏览次数:8570
内容摘要:改善民生:金山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千方百计惠民生,金山区政府每年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城乡居民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出行有车,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医疗 缓解民生之忧 

    金山区廊下镇勇敢村10组村民江惠英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不久前生的一场大病,医疗费共用去10多万元,除去有些药品的自费部分,结算后还需支付13.9686万元,面对如此大额的医药费,江家一时一筹莫展。但根据合作医疗的大病补助政策,她一次性就可补偿5万元,民政对纯农困难户也给予特殊救助,救助金达7.2万元,还有1.7万余元的自负部分。合作医疗2010年起实施两次补偿政策,一般自费部分还可补助60%;江惠琴由于民政救助金额较大,这次在两次合作医疗救助中,再可给她1611元的大病补偿,以进一步减轻患者因病致贫的风险。 

    像江惠英那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金山区共有13.5万人,参保人员投保率在99.5%以上,低保、五保户投保自负部分经费都由政府买单,投保率达到100%。为让农民看得起病,金山区还对合作医疗和镇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的病人免收门诊费,据有关部门统计:金山区镇两级财政补偿门诊费用3905万元,并拨付700万元对残疾人、低保人员和65周岁以上老人个人投保经费进行补贴,享受人数达41223人;区镇两级财政补偿住院就诊费用8080万元。区级财政补偿合作医疗帮困助医经费133万元,确保金山区新型合作医疗工作顺利推进,真正让金山区的参保农民看病不再贵、不再难。 

    住房 力克民生之难 

    金山卫地区随着环境整治力度的加大,2010年有300多户居民动迁,镇政府就加大对动迁安置房的建造,计划建造动迁安置房60万平方米,已建造好安置房近15万平方米,10万平方米也已在建。农民们普遍感到,农民变居民,心情挺舒畅。 

    动迁安置房基地的建造,金山区以金山新城、枫泾特色镇和朱泾、亭林、张堰、吕巷、廊下和工业区为重点,近万户居民得到安置。金山房管部门还顾及城乡低收入群体,对危旧住宅进行改造。去年,朱泾镇对危旧住宅改造率先启动,拆除南横街、广福街等危旧房170户,使这些居民住进了宽畅明亮的新公房,全区还对老公房进行平改坡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对吃低保的住房困难户,以廉租房租金补贴方式,为160多户贫困户解决住房困难。政府对于农村低收入家庭危房也采取补助经费的办法进行翻建,2010年,全区对符合翻建条件的189户贫困家庭,给予经济补贴,让他们翻建了住房。 

    养老 提高民生福祉 

    金山区山阳镇九龙村五组79岁老年农民朱进龙告诉笔者,他每隔10天半月,就要去镇上的浴室洗个澡,每月到村的理发店理个发。年近80的老年人还能做到清清爽爽,这主要是政府给农村老年人助浴、助理发等方面想得周到。 

    原来,政府鼓励农民居家养老,60周岁以上低收入、高龄和纯老家庭等的老人,可以有居家养老服务员上门照顾,帮助他们洗衣服、烧饭和打扫清洁卫生等工作,居家养老服务员的报酬由政府买单。对于农村的老人,政府每人每月免费发放理发补助费3元;入秋后每年的6个月,每人每月发放助浴费6元,让老人理得起发、洗得起浴。不少村还为老年农民购买了“银发无忧”综合保险。这些敬老助老的举措,真正使老年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衣食无忧,安享晚年。 

    金山区财政还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养老工作,在扶持各镇敬老院、福利院的基础上,创新财政支持模式,采用由政府购买的方式,实施以社区为中心的居家养老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借、文化生活服务等。据了解,金山区已有近7000位老年人享受财政养老补贴制度,财政拨付资金总额达1420.1万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改善民生:金山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616/809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