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水产第一大县宿松县遭遇近50年来最大的旱灾。持续特大干旱致宿松县渔业遭受重创,养殖主产水域四大湖泊龙感湖、大官湖、黄湖和泊湖,以及池塘水位至今偏低,多数养殖企业因缺水而导致鱼种无法投放,早期投放的企业因缺水而导致鱼种大量发病、死亡,渔业经济损失高达5600多万元。
50万亩养殖面积受旱灾
“今年我经营4万多亩养殖水面,半年过去了,损失很大。”宿松县渔业养殖大户之一,安徽力啸水产开发公司董事长祝力啸表示,他今年早期投放了100万斤鱼苗,150万只螃蟹,因养殖水面大官湖水深很浅,水生态环境变质,导致鱼种已大量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估算有400至500万元。
据了解,宿松县水域养殖面积居安徽第一,全国第二。全县主要养殖企业一共有86户,今年的特大干旱给这些养殖户都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宿松县水产局渔业股股长蔡灿告诉记者,截至当前,全县渔业受灾面积达50万亩,其中湖泊养殖面积45万亩,池塘精养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600万元,鱼种死亡1260吨,成鱼死亡600吨,蟹苗死亡3000公斤。
面对干旱,宿松县水产局副局长程必胜深有感触地说,今年以来,由于该县境内四大湖泊、池塘水位低下,4月底已突破历史最低值,泊湖水位深度一度只有60公分,其它三大湖泊同期水深仅50公分左右,水深仅相当于往年同期水深2米的四分之一。水深浅,水温必然升高,加上水质又浑浊,导致周边的生态环境恶化。水产部门只得在鱼苗防治上采取一些增氧措施,改善水底环境,增加鱼的抵抗力,尽量减少鱼苗死亡,最大限度减少这些养殖户和渔民因灾害造成的损失。
为此,县水产主管部门专门成立了抗旱工作组,全面做好抗旱保渔,组织专家制定抗旱复产技术指导方案,组织水产技术人员深入受灾严重的基地,水产企业,塘口指导和帮助养殖户和渔民掌握生产自救技术要点。同时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加大水产病害的检测和防控、防止发生爆发性疫病。
全县9万多人受灾
据气象部门预报,近日,安徽南方地区普遍降雨,农业旱情得到缓解,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抗旱形势依然严峻。宿松县防汛办专职副主任张勇刚介绍,今年以来宿松长江水位出现50年来最低水位,相比同期1978年水位还低4米多。据初步统计,旱灾致该县9.1万人口受灾,农作物受旱面积39.4万亩,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700多万元,其中种植业2100万元。
今年发生的旱灾,宿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四次召开专题会商工作会议部署全县抗旱,并及时启动了全县抗旱III级应急响应命令,采取一整套措施紧急部署抗旱行动,按照坚持一手抓防汛,一手抓抗旱的要求,深入第一线指导抗旱保苗工作。为此,该县在受旱严重的乡镇,先后2次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积极组织安排花凉亭水库和钓鱼台水库两大灌区开闸引水灌溉,同时确保人蓄用水安全。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花凉亭水库宿松灌区累计引水量148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8万亩;钓鱼台水库灌区累计饮水量42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6万亩。该县高岭乡党委书记胡?告诉记者,花凉亭水库灌区已基本覆盖全乡,该乡已投入抗旱资金14多万元,投入抗旱人力1.2万人次,投入抗旱设备1000台套,沟灌放水200万方,全乡累计抗旱2.4万亩,大大缓解了农作物的旱情。据悉,今年该县农作物直接放水已达1600万方,按照规定,超过定额用水量3000万方将由县财政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