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陵区五泉镇斜上村村委会的一间平房里,村委会主任任让席从抽屉里抽出一本卷了边的册子,全村的土地流转使用情况一笔一笔记得一清二楚。已近花甲之年的他,也是斜上村一个特殊银行――土地银行的董事长。
打开账册,银行账户里共存有462亩地,其中给赛德公司140亩,剩下300多亩,本村132户农民和周边村5户农民承包。“每亩700元,每年5月20日承包户交钱,7月1日准时给农民兑现。”任让席说。
土地银行的出现,让农民摆脱了传统小农经济的枷锁,释放了土地能量,注入了市场活力,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草根民主”
斜上村是传统的农业村,长期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
2008年,随着杨凌大规模的基础产业结构调整,村民们开始尝试种植大棚蔬菜,但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收益很小。“要么种的菜没人要,要么和其它公司签订收购合同,到期后又出不了货。”村民们打起了退堂鼓,并编了个顺口溜自嘲:大棚菜把人害,早晨揭晚上盖,农民背着高利贷,娃娃老汉都不爱。
2009年,杨凌开始推广土地流转政策,但村民心里没谱。村民老李说,这届领导定下的事,下一任或许就变了,“土地流转合同是二十年不变,领导当个三年五年就走了,我的前途谁负责?”
在这种心态下,群众开始自发组织土地银行,自己的土地自己做主。“我是斜上村土地银行董事长,是村民公开选举出来的,我是本村人,和尚跑不了,‘土地银行’这个庙自然跑不了。”任让席说。
斜上村的“土地银行”,不但有董事长,还有监事长、理事长。“银行”的土地流入流出及财务管理,都是公开透明的,并受村民监督、政府监管。
任让席告诉记者,通过“土地银行”将土地流转,全村土地形成了精品菜大规模覆盖,全村大棚菜和猕猴桃占到全村耕地面积的70%,全村种粮地仅剩392亩。2010年,斜上村人均纯收入突破一万元,今年的目标是11560元。
尝到甜头的村民又编了个顺口溜:大棚菜把人爱,早晨揭晚上盖,精品菜高价卖,挣下钱把楼盖。
“也有农民愿意种地,不愿流转。只要有一户不同意流转,都不能强迫。但是事实说明,‘土地流转办法巧,斜上人民吃得饱’。”
“土地银行”
斜上村土地银行的运作方法,就是农民以每亩700元的价格将土地存入本村的土地银行,企业、本村农民或外地农民再以每亩700元的价格从土地银行租用土地,用以规模化经营。这样使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不但获得了和自己种地同等的收入,而且在原来的土地上打工又增加了一份收入。在斜上村土地银行记者看到,来这里租地的除了农业示范区龙头企业以外,还有本村和外地的村民。
“土地银行”能够成功,关键是见效快。任让席说,土地流转回来,要求当年见效,建棚期限不得超过6月10日,然后开始种菜,承包费用7月1日必须兑现给农民。
斜上村村民李孔茹说,我家大棚每年收入3万元左右,丈夫当技术员一年收入1.5万元,猕猴桃一年收入3万元。
如今的李孔茹家一年收入在七八万元左右,她告诉记者,村上成立土地银行以后,她不仅把自家原有的3亩多地全种了猕猴桃,还从土地银行租来土地,搞了3个大棚。不出村,家里的收入就翻了几番。
李孔茹的丈夫参加区上的技术培训班后,也成了土专家,除了负责指导本村100多个大棚的技术管理,还和其他土专家走出杨凌推广现代农业示范,成了“香饽饽”。
科技落地
“以前农民和土地是分散的,这种体制下,国家虽然投入农业的资金很多,但是效果却不佳,集约化、规模化的服务设施无从谈起,现代农业就没有出路。”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宣传部长李成砚说,土地流转的大胆尝试,让农民摆脱了传统小农经济的枷锁,释放了土地的能量,注入了市场活力,也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2009年杨凌转变农业投资方式,捆绑国家投入农业的8000多万元资金,集中用于大棚设施、信息化、通水、通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也节约了土地经营者的成本。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杨凌已经组建土地银行3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00个,流转土地3万亩,带动农户6000多户。2010年,杨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28元,较上年增长24.1%,增幅创历史最高,居全省第一。
“这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民灯下黑的问题,提高了农民收入,也增加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安全性。”李成砚说,“我相信这种引导和示范作用,外来的人是看得见、学得会、摸得着、用得上、带得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