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江苏扬州市多法并举、多措并用,全力抗旱保丰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15  浏览次数:8652
内容摘要:江苏扬州市多法并举、多措并用,全力抗旱保丰收

  去冬今春以来,旱情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本地降雨严重偏少,二是客水来量偏枯,三是水库塘坝蓄水严重不足,四是主要河湖水位偏低。受上述因素影响,我市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丘陵山区旱情相对突出,里下河地区水产养殖水源紧张,全市约有28.6万亩小麦不同程度受旱。针对不断发展的旱情,全市各级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充分认识干旱的严峻形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主要领导的指示要求,立足于抗大旱、抗长旱,强化组织领导,及时启动抗旱预案,尽最大努力将干旱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大水源调度力度。各地抓紧夏栽大用水前的有限时间,抢抓时机补河补湖补库,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水源严重不足的丘陵地区及早采取灌塘补库措施,尤其对前期除险加固的水库和疏浚整治的河塘抓紧补水。沿江涵闸全力抢高潮引水,维持内河河网水位。加强河道清淤疏浚工作,对一些淤积严重的引排河道,组织力量突击清淤,确保低水位时引得进、抽得到,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灾效益。

  2、加强节水用水管理。各地各部门协调社会用水需求,优化用水管理,加强节约用水,在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全力保障农业灌溉用水。严格服从市防指的统一调度,从紧安排用水计划,严格控制湖库出流,杜绝水源流失。对漏水严重的闸门、涵洞抓紧采取堵漏措施,避免水源浪费。沿运自灌地区进一步完善轮灌制度,实行错峰灌溉,加强引水口门管理,确保严格按计划用水,确保水稻栽插顺利进行。

  3、因地制宜采取应急措施。根据水雨情和旱情,逐片逐区研究抗旱措施。随着旱情的继续发展,丘陵山区、里下河腹部等水源紧缺的地区采取组织突击打井、架设临时机泵翻水抗旱等应急措施,沿江地区做好翻水抗旱准备,应对农业大用水季节的供需矛盾,切实解决抗旱水源问题。渔业管理部门及早制定预案,落实相关措施,千方百计减轻渔业损失。气象部门充分做好准备,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以缓解受旱地区旱情。

  4、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久旱必有大雨。当前我市已进入主汛期,各地在突出抓好当前抗旱工作的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严防旱涝急转。认真处理好抗旱与排涝、泄洪与蓄水的关系,尤其突出河道施工坝埂和阻水障碍物的全面清障工作,确保河道引水、排涝畅通。同时,加强水质监测,保证抗旱应急调水水质,切实做好污水防范工作,做到既保障防洪安全,又保证供水安全,同时还兼顾保证航运等用水需要。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江苏扬州市多法并举、多措并用,全力抗旱保丰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615/785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旱情 水源 措施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