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目前拥有寿光—北京、寿光—哈尔滨、寿光—湛江3条蔬菜运输“绿色通道”,这是三条通道是全国最早开通的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
据统计,山东省寿光市农产品“绿色通道”从2005年4月份正式开通以来,每天至少为寿光境内的农民省下近万元的车辆通行费。到2010年底,国家又颁布了农产品“绿色通道” 新的优惠政策,自开通和实行“新政策”以来,该市专门设立了农产品“绿色通道”专用通道和标志牌,对符合条件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全免通行费,并优先快速放行,从国家“新政策”实施到现在已累计放行符合政策要求的农产品车辆6万余辆,为车主业户节省百余万元费用,山东寿光菜农亲切的把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称作农民致富地“黄金道”。
1亿斤大白菜“烂”出一个大市场
作为当前我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蔬菜之乡”、“中国一号菜园子”“中国蔬菜硅谷”的山东省寿光市来说,全市总人口113.94万,有80万农业人口,其中有30多万人从事蔬菜种植,各类冬暖式大棚达到40余万个,蔬菜大棚面积已达80多万亩,其中有机蔬菜65万亩,年产优质蔬菜40亿公斤,带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4000多元,其蔬菜种植面积每年却以超常的速度跳跃式递增,出现了“家家户户种蔬菜,户户家家奔小康”的可喜局面。
20多年前可不是这样,那时山东寿光流传着1亿斤大白菜“烂”出1个大市场的“故事”。1983年,山东省寿光市种植了两亿斤大白菜。当时大白菜不是论斤卖,而是估堆、论车卖,尽管如此,最后还剩1亿斤大白菜没卖出去,白白烂在了地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成了菜农的心头之痛。痛定思痛,当时的山东省寿光市的领导们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抓生产不抓流通不行,抓流通不抓市场不行,抓市场不抓交通不行。”1984年,该市投资 30万元,建成了第一个占地17亩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也就是现在占地总面积3000亩,总投资20亿元,可实现年蔬菜、水果及农副产品交易量100亿公斤的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的前身,现在市场经过10多次改造和扩建,常年上市蔬菜有120多个品种,年交易额约占全国的1/3,而且在这里的蔬菜常年 “买全国、卖全国”。
5年仅顺畅流通投入15亿
为了解决群众买菜难、创收难的困扰,从“十五”期间开始到现在,山东省寿光市加紧建设以国省道干线为主的二级以上公路网,并构建了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
在“十一五”期间,以建设开放式,现代化大交通为目标,这个市积极推进干线公路和乡村公路快速建设,抓好“体内体外双循环”, 把路修到了菜农的田间地头,具体规划了“五纵三横”的市内交通主框架,五年投入省级干线公路建设各项资金就达15亿多元,形成了以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为龙头、连接全市各乡镇、辐射周边省市区的公路网。在这一期间,公路精细养护,科学管理,公路整体通行质量全面提升,累计投入公路养护资金1.2亿元,实施养护大中修里程147.6公里,优良路率达95.7%。公路综合整治方面,完成公路综合整治投资7.1亿元,其中2010年累计投入综合整治资金达3.17 亿元,今年计划投入2.35亿元。目前,该市公路通车里程达3848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55.2公里,全市形成了以干线、高速公路为骨架,干支相连、纵横交错、相互衔接、四通八达的现代化路网新格局。
蔬菜市场的发展和公路的快速建设,对山东寿光经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提升效应,极大地带动了寿光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这个市连续九届跨入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6位(2009年),去年寿光财政总收入跃入全省县级市前三甲。
蔬菜“坐”车到京只需5小时
作为全国最大的蔬菜基地,“绿色通道”是山东省寿光市蔬菜外运内销的重要通道,为确保运力,1995年5月,寿光至北京的第一条 “绿色通道”开通,实现了寿光蔬菜对北京市场的直供直销,销量占到当时北京市场的四分之一,那时的“早上寿光菜园子,中午北京菜篮子,晚上家庭菜盘子”一说,形象地说明了“绿色通道”之便畅。1999年又开通了寿光—哈尔滨、寿光—湛江的两条“绿色通道”,全国仅有的5条纵向“绿色通道”,寿光就占了3 条。
三条贯穿寿光南北经济的大动脉,为运输寿光蔬菜车辆的进出提供了极大地便利,被当地群众称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长廊”。近年来,这个市把境内的所有省道干线公路全部纳入“绿色通道” 路网通行网络,依靠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将蔬菜运销到全国各地,蔬菜交易辐射30多个省市,并对北京、天津、沈阳、长春等许多大中城市实现了直销直供。如今寿光蔬菜从“坐”上车只需在路上5个小时,就抵达首都北京,极大地满足了市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菜乡农民的钱袋子,公路交通给城乡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越来越多的人走向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