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09  浏览次数:8808
内容摘要:一、发病症状 番茄晚疫病又名疫病,幼苗、成株均可发

    一、发病症状 番茄晚疫病又名疫病,幼苗、成株均可发病。危害番茄的茎、叶和果实,以成株期的叶片和果实受害较重。幼苗感病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由叶片向主茎发展,使叶柄和茎变细呈黑褐色而腐烂折倒,全株萎蔫。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霉层。幼茎基部发病,形成水渍状缢缩,幼苗萎蔫或倒伏。成株期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形成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出现白霉,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茎部病斑最初呈黑色凹陷,后变黑褐腐烂,易引起主茎病部以上枝叶萎蔫。青果染病,病斑呈油渍状暗绿色,后变黑褐色,稍凹陷,病部较硬,边缘呈明显的纹状。湿度大时生长白霉,迅速腐烂。

    二、病原侵染途径及发病条件 此病由致病疫霉真菌侵染引起,它和马铃薯晚疫病是同源病害,两者互相传播。病菌主要在冬季栽培的番茄及马铃薯块茎中越冬,有时以厚垣孢子在落入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低温、潮湿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在95%~100%时利于发生和流行。当叶片上有水滴存在时,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萌发。温度在20℃~30℃时菌丝生长最快。是否发病与流行,决定于水滴或水膜的存在。偏施氮肥、底肥不足、连阴雨、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浇水过多、密度过大均可导致该病发生。病菌经气流、灌溉水进行传播再侵染。该病为多次重复侵染的流行性病害。

    三、无公害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如夏红1号、中杂4号、红杂16号、益丰番茄等品种;种植地块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整枝、插架、摘除病叶;加强肥水管理,选择晴天上午浇水,并防止大水漫灌,保护地浇灌后适时通风,降低棚内湿度。

    2.化学防治 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施药效果良好。选用72%霜尿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上药剂,6~7天喷1次,连喷3~4次,药剂品种要轮流交替使用。保护地番茄,采用密闭大棚后利用百菌清烟雾剂,每亩用药350克,熏烟后再保持闷棚4~6小时。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方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609/658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