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山药不挖沟栽培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09  浏览次数:81198
内容摘要:一、塑料套管栽培技术 1.加工塑料套管 采用内径6~7厘米的硬塑料管,用锯切段,每段长80~100厘米,并纵剖长缝,缝宽0.5厘米左右。然后在管的一端距端口20厘米处向端口斜切,切成后端口呈半圆形。在塑料管的另一端至中间部位打孔(用手电钻),孔径1厘

一、塑料套管栽培技术
1.加工塑料套管
    采用内径6~7厘米的硬塑料管,用锯切段,每段长80~100厘米,并纵剖长缝,缝宽0.5厘米左右。然后在管的一端距端口20厘米处向端口斜切,切成后端口呈半圆形。在塑料管的另一端至中间部位打孔(用手电钻),孔径1厘米,间距3厘米,每排6个孔,共4排。一个套管,生产上可以使用6~8年。

2.挖沟埋套管
     挖山药沟深40?50厘米(常规100厘米)。沟挖好后,先把塑料套管按30厘米间距均匀插放在沟内(切口端向上)。然后回填10~15厘米的生土,踏实并把塑料套管按60度的斜度排成一线,切口面向上,上端平齐。然后分层添入生土和熟土,方法同一般栽培。土地整平后,塑料管上端在地平面下10厘米左右。最后在地的两端、塑料套管的行线上作标记,以便播种时查找塑料套管。为节省挖沟用工,也可在一般深翻的土地上,用长120厘米、直径4-5厘米的钢钎或木棍按株行距打成斜孔。打孔时,边打边用力向周围摇动,以加大孔径。然后把塑料管按要求斜插入。播种前喷施免深耕土壤调理剂,每亩200克,加水100公斤,可使50~100厘米深的土壤疏松通透,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

3.播种
    催芽方法等同一般栽培。播种时先沿标记开沟,沟深8~10厘米(找到塑料套管),将种薯水平摆放在塑料套管切口的上方。然后浇种植水。水渗完后,再覆土整平。

4.田间管理:同一般栽培。

5.收获
    收获时先清除支架和茎蔓,自山药沟的一侧取土,直到塑料套管全部露出,把山药和大管一起取出即可。也可只挖出塑料管口,小心旋转拔出。

二、插穴栽培法该法在播种前用插穴的方法,节省了挖沟用工。
     播种前数天,在耕翻并喷施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后的地上,按照株行距插穴。插穴用120厘米长、直径3~5厘米的钢钎或木棒,打入地内。穴的直径10厘米左右,上大下小,深100厘米。打好后,穴内距地表25厘米以下,塞满上年存放的半腐朽的玉米秸。种薯放在穴的上方。玉米秸腐烂后可做肥料,其空隙供块茎生长。其他管理同常规。

三、塑料卷管栽培技术
     套管用普通塑料板材制成,板材厚1毫米左右,中等硬度,套管全长100厘米。套管直径6厘米,其中包括2厘米的中缝在内。套管上端削制成圆匙状,圆匙长20厘米。一套管距前端圆匙30厘米处打圆孔2排,孔径1厘米,排距6厘米,同一排圆孔之间距离3厘米,每排各打6孔,两排圆孔交错排列。塑料板材弯成圆筒后,用结实的塑料绳捆好,共捆扎4处,每处间隔20厘米。套管应在建畦前埋入,与地面呈20度的斜角,套管上端距畦面25厘米。浇水后将催芽种薯定植在5厘米深的穴内,定植穴位于套管上端圆匙中部的正上方20厘米处,定植后埋土填平畦面。其他栽培管理同常规。

四、水泥算子栽培法
    只需在栽培的第一年挖沟,收获也无须深刨。水泥算子长80厘米、宽50厘米、厚5厘米,内用6毫米钢筋加固。蓖子空隙缝宽6~8厘米,水泥筋宽5厘米。栽培地内按行距挖宽40厘来、深100厘米的沟。沟的两侧各向下挖35厘米深,宽20厘米,使其呈台阶状,以便安放水泥算子。沟挖好后,把水泥算子紧紧地排放在沟上。算子距地表面30厘米。算子上与空隙缝垂直覆3厘米厚的玉米秸,上铺7厘米麦秸。最后回填肥沃的栽培土,直到与地表面相平。播种时,种薯尽量在算子的缝隙上。田间管理同常规。
     收获时,从沟一侧钻入,从水泥算子处切下块茎即可。此法播种1次,可连续栽培3年。3年后应换土、施肥,重新播种。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山药不挖沟栽培技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609/634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