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产基地及环境条件要求
生产优质、安全的麻山药,首先选择自然环境良好,周围5km内无排污企业,不直接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农业生产区。
土壤应选择轻壤或沙壤土质,卫生,无疫病虫害的寄生存在环境。土层深厚、地力中上等,保水、保肥、供氧能力强,能浇能排的灌溉条件。
气候条件:无霜期180d以上的气候条件。
2 栽培管理
2.1 品种选择
选用从外地引进并经本地多年种植驯化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种茎。
2.2 栽培季节
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
2.3 用种量
每667平方米用种300~350kg。
2.4 整地施肥
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施粗肥4000kg,腐熟的饼肥50kg,草木灰25kg,磷酸二铵25kg,尿素20kg,硫酸钾10kg。
深翻1遍,翻后按60~80cm做平畦或高畦,浇水造墒。
2.5 栽植
造墒整地后,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栽植,按大行小行栽植,大行60cm,小行30cm,两行开沟,沟宽10~15cm,沟深10cm,株距20cm,每667平方米5500~6000株,栽后覆土镇压保墒。
2.6 栽后管理
2.6.1 苗期管理
一般栽种后15~20d即可出苗,待苗高20cm左右时,用直径1~1.5cm,长2~2.5m小竹竿按株插架,苗期一般不浇水。
2.6.2 中后期管理
麻山药主要根系分布于土壤表层,中耕宜浅,结合中耕追肥、浇水。一般当麻山药秧顶尖爬到架高2/3时,随水追施硫酸钾10kg,磷酸二铵10kg次,以后遇旱只浇水,不追肥。块茎膨大盛期要始终保持土壤湿润,雨涝天注意及时排水。
3 病虫害防治
3.1 病害防治
麻山药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炭疽病。可采用轮作,雨后及时排水,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等措施;药剂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
3.2 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为蛴螬,可用40%辛硫磷150mL,加水500g,拌麦麸或玉米糁子1kg,混匀,拌5kg炉渣,播种时撒在沟内。
4 收获
一般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离地面6cm高处把秧割断、拔出架柴,运出麻山药秧,扫净山药豆,在大行间挖一条深50~60cm的沟,使两侧的山药茎露出,再用手轻轻提出(注意不要弄断,否则降低商品价值),晾在一边摆整齐,泥土干后自行脱落,运回贮藏。收获的麻山药的品质应符合GB18406.1要求。
5 贮藏和销售
麻山药一般窖藏,要求窖深2.5m,长宽可因地大小灵活而定,入窖时应平放,并一层一层码好,高度不超过1m,窖内温度控制在12℃~15℃,最低不能低于9℃。出售时把山药蒂部切下20~25cm做种用,其余部分即可作为商品出售。